40年一部相机,他记录下深圳许多个“第一次”…

2019-09-28 19:00:08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晶报)

都说“来了就是深圳人”

然而,你真的了解深圳吗?

不如我们先做几个小测试

这曾是深圳哪一个地方的原貌?

A.深圳湾公园

C.小梅沙

B.深圳大学

D.深圳河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02

图中发生了什么事?

A.1979年,蛇口的第一声开山炮响

B.深圳河改造

C.莲塘工业区动工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03

这条街被誉为“深圳第一食街”,叫啥名?

A.华强北美食街

B.八卦一路美食街

C.南塘食街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以上三道题

你都答对了吗?

如果都对了

你一定是深圳的真爱粉

那么,再来一道附加题

这个人,你认识吗?

他,就是

“深圳摄影第一人”

已故著名摄影艺术家何煌友

以上试题中的几张照片

均出自于他手下

“我想把深圳的根留下来,让大家以后可以继续研究它。” 

——何煌友

作为第三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的“专题邀请展”板块,“‘回望’——何煌友摄影展”前不久刚刚闭幕,那些记录着深圳多个“第一次”的摄影作品让市民和观众久久驻足——第一个春节花会、第一场商品展销会、第一次深圳书市、第一家合资酒店、第一条食街……

透过何煌友的镜头,人们看到了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变迁过程,跟随他留下的宝贵影像资料,得以重温深圳数十年气势恢宏的奋斗发展史。

▲何煌友

何煌友之所以能成为摄影界的一大传奇,不仅仅因为他过硬的摄影技术和卓越的经营策划能力,还在于他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深圳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四十多年间,何煌友用一部相机记录了一个城市30多年的发展史,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艰辛历程。

今年,深圳将何煌友列为2019年“深圳文艺名家推广计划”的其中一位文艺名家。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他以及他与深圳的故事。

▲春雷何煌友/摄

在部队期间与摄影结缘

1955年,还是学生的何煌友在家乡报名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师,成为一名铁道兵战士。何煌友在部队期间因有一定文化专长,所以部队安排他从事文化工作。其主要任务是为部队放映电影和摄像,同时何煌友还利用个人写字和绘画的特长,帮助军队驻地周围单位做些文化宣传方面的服务工作,如写宣传标语和画黑板报。何煌友后来回忆道:“真正算是摄影应该从1963年开始,因为经过了三个月的培训之后,才有意识地去追求一些东西。这一时期,主要是拍部队生活,可惜的是,复员时作品全部留给了部队。”

1970年5月,在部队当了15年兵的何煌友在转业复员时,被分配到当时的宝安县文化馆工作。1970至1980年,何煌友是县里唯一的专职摄影干部,当时县里没有报纸、电视、电台,直观的图片宣传就靠由他一人负责的新闻图片宣传橱窗。他拿着一台海鸥相机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几乎一人承包了县里大大小小的摄影工作。

▲何煌友在发言

但历史的使命感和对艺术的追求,让何煌友不断贴近生活,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记录当时社会实情的《大逃港》和揭露现实生活矛盾的《买菜难》等“三难”系列组照,及歌颂劳动人民勤劳朴素的《深圳东部客家妹》等诸多具有生命气息的照片,为深圳的变化留下了全景式的图像。《中英街》《桥头喊话》《香港客返深》等照片则展示了当时深港人民鱼水之情的深刻关系。

▲南塘菜场 何煌友/摄

▲沙头角原貌 何煌友/摄

▲渔民村 何煌友/摄

开拓性地成立深圳摄影学会

1980年7月12日,经市政府批准,何煌友发动组织,成立了深圳市第一个文艺团体——深圳摄影学会。何煌友凭借开拓创新、勤劳实干的精神,带领深圳摄影学会白手起家,在深圳建起了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全国绝无仅有的一座摄影大厦。

作为深圳摄影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何煌友从学会成立以来,一直担任会长一职。何煌友组织、举办过各类型的活动,培训、讲座、创作、赛事、展览等是他一贯坚持的,推动摄影事业发展最有效的方法。经过20多年的辛勤耕耘,深圳摄影学会在何煌友的带领下越来越繁荣兴旺,500多名会员的庞大队伍和一大批业余摄影爱好者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屡创佳绩。摄影学会的组织工作在全国摄影界也是最出色的,他们频繁地组织各类活动,除了各类创作外还举办省、市及全国的各项摄影赛事,并且在1997年顺利承办了第24届国际摄联大会,为中国摄影事业及深圳摄影人赢得了极好的国际声誉。

▲蛇口原貌 何煌友/摄

用镜头定格深圳发展史

何煌友曾说:“经济特区腾飞的20年是我一生中最激动的岁月,也是我拍得最多、最投入、最痴迷的岁月。经济特区建设的日日夜夜,哪里奠基、哪里封顶、哪里签约、哪里投产……我就会奔赴到哪里。那震耳的鞭炮声和轰隆的机器声,就像无声的命令。”于是,深圳的每一个历史性瞬间,都能在他的镜头里找到记忆。

从改革开放开始,为了记录那激动人心的岁月,何煌友跑遍了深圳特区所有的工地和重要场合,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一个个重要的时刻,如标志着改革开放建设正式展开的《蛇口炮声》、深圳建成的第一座高楼《金城大厦封顶》及深港关系转变的《港督视察深圳水库》等。为了拍摄一张能反映“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的照片,何煌友在单位分房子时特意选择了一套“傻子才会选的”顶楼,用了三年时间才捕捉到了那“一声春雷一座新城”,诞生了艺术与寓意具佳的杰作《春雷》。

▲深南路原貌 何煌友/摄

在何煌友关于特区建设的照片中,有一部分精彩的航拍作品,如《深圳速度》《深南大道系列》等,非常直观地展现了特区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城市进程,在那个拍摄条件艰苦的年代显得十分珍贵。他说:“那时候别说是一年,就是一个月都有很多变化。我那时候拿着相机到处拍,要把这些变化过程记录下来。可我觉得,光在地上拍是不够的,要到天上去拍全景。”1983年到1988年间,他三次登上飞机,对深圳进行航拍,为了不浪费时间,他每次上机都要特别带一个专门上胶卷的助手,两个相机轮换着拍,这才有了今天对深圳早期全景式的历史记录。

多年来,何煌友的镜头始终聚焦深圳的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点滴变化,对老宝安县到深圳特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的记录。这些不仅是深圳的城市发展史,也是深圳市民特别是老宝安县人对这座城市追忆的“纪录片”。在他的镜头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已经消失的深圳景象,比如东门骑楼、民兵边防、大逃港、过境耕作等等,这些都是一代深圳人的记忆。

▲梅林一村 何煌友/摄

▲东门原貌 何煌友/摄

正是因为何煌友的执着和实干精神,才让深圳以及改革开放的变革历程得以在图像上被生动地记录下来,为后人学习深圳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感受深圳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

▲小梅沙原貌 何煌友/摄

▲深圳河改造 何煌友/摄

摄影艺术家的德艺追求

古人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何煌友正是带着“爱民”与“乐民”这种对人民群众最深厚的情感,创作出了一件件饱含深情的艺术作品。他为社会、为深圳做出的贡献不只在摄影艺术上,更是表现在广阔的社会历史与现实生活中。

比如,何煌友曾在当兵时,向西坑老家捐出自己微薄的所有积蓄,却选择不留名而默默贡献。后来,除向贫困山区提供经济资助之外,何煌友还以深圳摄影学会的名义在湘西捐助建设了希望小学,成为中国摄影界第一个捐助建设希望小学的组织。

▲深圳摄影希望小学 何煌友/摄

何煌友直到70岁时仍心系深圳发展,心系深圳摄影事业,他曾说:“我的愿望就是把家里的老房子拿出来,改成展览馆展出我拍的深圳,这是我可以做的,这就是我的想法。”多年来,何煌友始终如一,将摄影艺术的光和热发散到极致。他用一双眼睛,一台机器记录了深圳这座城市的风云变幻与人情冷暖,他用静止的画面为我们分享了一张张照片背后动人的故事。

岁月会流走,世事会变迁,但何煌友镜头下的光影带给众人的感动将会永恒留存。

▲南头 何煌友/摄

何煌友生平简介

何煌友(1938.11-2013.4),广东省深圳市(原宝安县)横岗西坑村人。1955年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部队从事电影放映和摄影工作,1970年退伍转业。

1970年至1980年,何煌友在广东宝安县文化馆从事专职摄影工作,期间拍摄了大量有关宝安县的农业、工业、边防、渔业和文化历史状况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火热场面。他的作品质朴而饱含深情,体现了深圳的特区精神,为深圳留下了宝贵的城市记忆。

1980年,何煌友发起成立深圳市第一个文艺团体——深圳摄影学会,并担任会长。1983至1988年任第五届广东省政协委员,1985至1991年任第四届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1994至1998年任第六届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1992年,何煌友荣获第二届中国摄影“开拓杯”奖,1996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特殊贡献荣誉奖”,1997年被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授予“杰出贡献荣衔”“银质奖牌”“ E-FIAP奖牌”。         

1998年荣获首届广东摄影朝阳奖中的“荣誉杯奖”和“创作杯奖”,1999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2000年何煌友出版《鹏城叙旧》画册,2001年“老深圳--何煌友摄影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2010年“深圳记忆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何煌友摄影展”在深圳美术馆举办。

2013年4月17日何煌友因病在深圳逝世,终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