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为贯彻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广州市城管局召开座谈会,部署下一步垃圾分类工作计划。
年内实现辖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物业小区全覆盖,分类收运线路全覆盖
南都记者会上获悉,从本月开始,广州市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7月20日前,各区完成本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的制定,明确阶段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量化工作任务。
今年内,广州市实现辖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物业小区全覆盖,分类收运线路全覆盖,资源回收、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社会动员全覆盖,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90%以上,公共机构和物业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60%以上,每月执法检查频次不少于辖内强制单位数量的10%。
垃圾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的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要达100%,分类投放准确率70%以上。垃圾分类示范村的生活垃圾减量率38%以上,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98%以上,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60%以上。示范农贸市场,开展农贸市场垃圾精准分类就地脱水减量工作,餐厨垃圾分类减量率50%以上。
按照工作目标,2020年年底前,建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创建“两个1000”样板,即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样板居住小区1000个,示范行政村1000个,全市居住小区(社区)、城中村、农村行政村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市11区170条镇(街)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
8月30日前各区垃圾分类责任人名单、联系电话,向社会公开
为加快推进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广州将建立从区委到街镇党委(党工委)书记为垃圾分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领导机制,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压实责任。
区委、区政府要把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作为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的主要内容。各区城管局要定期向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汇报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并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开展垃圾分类调研,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要加大垃圾分类资金投入,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压实区、街镇、社区三级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明确责任清单和管理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
8月30日前,各区要把本区以及辖区内街镇、社区、小区四级垃圾分类责任人名单、联系电话,向社会公开。
同时,配强分类管理力量。2019年12月底前,每个街道至少配备3名生活垃圾分类专职督导员,每个社区至少配备1名生活垃圾分类专管员,监督、指导垃圾精准分类投放。
委托第三方单位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开展垃圾分类检查
同时,还将进行严格监督考核: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区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绩效考评内容,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分级推进机制和年度重点任务下达跟踪管理机制,以及月报告、季通报、年考评的日常工作机制,加强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工作考评,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切实以严格的监督、考评和执法全面提升分类实效。
参照市的做法委托第三方单位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开展垃圾分类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实施垃圾分类约谈制度,对垃圾分类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谈话提醒并予以曝光,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个案走访
楼层撤桶,定时定点
昨日,南都记者走访了2019年样板小区穗园小区。上月初起,穗园小区全部楼宇楼层撤桶工作完成,同时正式实施“定时定点”投放模式。
把楼层的垃圾桶撤走,在每个定点投放处安排一名志愿者指导居民进行投放,引导居民在非固定投放时间段把垃圾拿去误时投放点投放。经过前期的入户宣传工作,大部分居民已知悉并配合工作。“定时定点”投放,楼层的卫生环境改善了,没有异味也没有杂物堆放,消除了消防隐患。若超过定时投放时间,在定时投放点放置温馨提示牌,指引居民到误时点投放。小区还设置儿童专用分类投放区,鼓励儿童参与垃圾分类。在投放点附近设立便民洗手盆,供居民投放后洗手。同时,小区还撤除小区铁皮收运车,全部改用垃圾桶。在垃圾收运集中点增设空气除臭系统,优化保洁工人分拣垃圾环境。
各区任务清单
●逐步推进楼道撤桶,实现“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模式
各区按照分类投放需求,在社区、居住小区的显著位置、公共区域、人员密集场所配齐四类垃圾分类桶,强化对垃圾桶、收集点、压缩站等设施设备的维护保洁,设置张贴垃圾分类流程、收运线路、责任人、咨询举报电话公示栏。
用2个月时间,全市600个样板小区必须统一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建立完善可回收收集系统。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等中心区域逐步推进楼道撤桶,实现“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到2020年12月底前楼道全部撤桶。
●7月17日前,各区要向社会公布分类运输车辆收运路线
全市将升级改造辖区内的垃圾房、转运站、压缩站等分类设施,以适应和满足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同时,更新老旧垃圾运输车辆,配备满足垃圾分类清运需求、密封性好、标志明显、节能环保的专用收运车辆。
7月17日前,各区要向社会公布分类运输车辆收运路线和投诉举报电话,加强收运工作动态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彻底解决混收混运和车辆滴漏问题。
●每个区建设一个大件垃圾拆解中心
按照每3000户配置1个可回收物回收点,每个镇街建设1个以上可回收物分拣中转站,每个区建设一个大件垃圾拆解中心。鼓励引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公共机构、社区、企业等场所设置智能分类回收设施。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