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访谈的缘起是我去年发表在公号“智贤和语”上的一篇文章《新中式:向前看,向后看》,其中梳理了新中式十年的演变历程,作为一位对中国设计十分关注,对晚辈成长非常关心的前辈,卢志荣老师在看过文章后,请助理约我谈谈他对此的看法。访谈的地点是卢老师刚刚设计完成的云缇样板间,边看边聊的过程中,卢老师非常坦率地谈到了他对中国设计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言。适逢4月2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开展之际,与大家分享卢志荣老师的这篇访谈。
中国需要完善设计评论的机制以引导设计发展的方向,不能都是向“钱”看
殷智贤: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大师级的设计师,您对于中国本土设计的发展也投入如此多的关注,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我的文章,更加感谢您愿意分享您的相关见解。能有机会向您请教,对我而言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卢志荣:我读过您的《新中式:向前看,向后看》,我觉得文章写得特别好,基本上是为我们回顾了最近这些年相关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设计师,我觉得从部分程度上,也帮我们澄清了很多迷茫的地方。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西方设计和建筑历史的话,会在其中发现很多不同的思想派别,它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它引领的思想非常地清晰。可是现在中国没有一个主流的思想流派,我们叫它新中式也好,叫别的名字也好。其实就是传承过去的这些内容,然后用在现代当中,但其实这样的话,它就有一个危险,因为你没有这种主流的形式,然后你还在推动这个思想派别的话,相当于就是一个没有内涵的风格。
如果我们现在想在东方或者说在中国不断地推这个设计的这个方向的话,我觉得推的应该是我们专注于具体的细小的物件。因为中国现在的设计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大家要先成名,以一种表演的形式去做设计,而看重的不是这个设计师本身的工作和身份。
其实设计对我来说,就是这么一块简单的石头,您怎么去运用它,这个就是设计,它不是一种表演,不是我们开聚会,所以我主张我们应该要专注于这种小的物件。
设计它是一门学科,不是一个表演,就是建筑和设计都是这样,它其实是融合功能、实用、材料、形态、色彩和光照,然后把它合并在一起,形成一种非常美的设计,确定这个之后,可能我们就能够看到中国未来的设计方向。现在当我们没有实质内涵,单去谈这个名称的时候,我觉得是很危险的。
我个人是严格区分艺术和设计的,这个界限必须非常清晰,设计它是要有一定功用的,而艺术它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美学也好,表达哲学也好,楚河汉界要很分明。
石上生花
殷智贤:为什么在今天中国,我们会看到有一些艺术家在设计界很有话语的影响力?是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设计师缺乏话语能力,为什么缺乏话语能力?他们只是觉得我在做一个产品或者做一个作品,但是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作品,我基于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哲学观、美学思考我才做这个是缺乏深入和系统的思考的。比如就像您刚才举的例子,如果您不能接受花可以躺下来,就永远都不会做这个设计。那如果说他永远不去思考某些和生活有关的哲学层面的问题,他永远不会做某种设计。
在今天中国的设计界应该说有一些话语不是掌握在设计师手里,还是被一些艺术家掌握。
卢志荣:所以其实这个也和中国的教育体系是有关系的,我也完全理解这样的情况,因为在中国的话,艺术系和设计系都是在同一间学校里头学,主要的大学就那么几所。当然这个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问题就是一定要界定清晰。设计是什么?就是你设计出的这个东西它是可以复制,有实际功用,它不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有自己的自我表达的形式,设计是可以跟别人分享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设计是有更加客观的这一面。
殷智贤:我同意。我第二个要请教您的问题,其实这是我更关心的问题。我那篇文章其实是一个回顾,因为我们看到新中式在这两年,不是那么受追捧了,在2013年、2014年的时候,很多企业都说我要做新中式,这两年有些企业,没有非常积极地推进,他们觉得靠新中式没有赚到他们期待的那么多的钱,他们现在在想,要不要试试其他的。其实我提新中式这个话题,真正想探讨的是,如果中国原创设计可以生存下去的话,那么在今天它必须要解决什么问题?
卢志荣:我在这设计云缇这个空间时,你能感觉到我在设计的时候,脑子里是想着新中式或者是其他概念吗?其实并没有。这个想法就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如何能够更加地舒适,然后创造这样一种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地简易。所以其实我们应该去摒弃这样一种角色或者是界定,不要去追求某种特定的风格,因为风格最后它会令你的设计僵化,会走进一个死胡同。
当下在中国尚且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评论机制,因为这种机制的缺失,所以现在一切以媒体为准,哪些东西经常出现在媒体就是主流的方向,然后就会传达给下一代这样的一个信息,因为这样的东西非常的流行,那我们就要朝这个方向走,但其实这样是很危险的。
其实媒体它不是一个评论机制,它是一个商业运作的方式,所以在很多层面上,我们都面临这种挑战。比如说希望设计师接受良好的教育,然后他有这种敏锐的思维,并且清楚地意识到现在身处的当代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背景,那您作为评论人,可能您需要有各种各样的选材,然后您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可能需要去澄清一些东西。比如在表达喜好的时候,可能为公众去建议一些比较好的方向,这是评论家的职责,去告诉公众媒体的这种角色和机制。如果说我们完全商业化的话,那就传达的是这样一种负面的信息——你给钱越多,然后报道就越多,就越受欢迎。不管是经典的,古典的或现代的,全都推。其实这是完全没有评论的性质。
我在读您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作者真的是非常得渊博,就是她了解到设计所有的这个当下,不管是了解设计,还了解社会的情况、经济发展的情况、历史以及其他平行的一些很多的状况,都总结得非常得全面。所以我觉得您和您的同事朋友,可以进入媒体当中,即便是商业运作,但是要在支持设计报道方面,应该有自己的方向和立场。
殷智贤:多谢您的鼓励!我也在努力。
卢志荣:如果说没有这个评论机制,整个就会非常得混乱,尤其是会给年轻一代传达这样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就觉得说砸钱越多,它就越风靡。这种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没有办法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设计。
怎么养成一种“东方”的气质?
卢志荣:在西方十六世纪的时候,最初西方人开始了解到中国的艺术和建筑,他们没有来中国,只是通过这些物件能够看出东方人的这种耐心、关照、谦逊,以及对他们所做的事业的热爱。那这个其实就是东方文化的语言,反映在我们的建筑当中,瓷器、玉器,各种各样的东西。
即便是在今天我们看这些物件的时候,然后看它的精神,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象征去看。那比如说像设计这样的物件,就会觉得这是非常谦逊,非常东方的品质,就跟意大利的风格完全不同,意大利设计的就是整个非常华丽,非常喧闹的感觉。
所以当设计安静下来,平和下来的时候,一下子就变得很中国,很东方,就是那种不言自明的那种品质。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化和人应该是被发现的,不是说刚认识没一分钟,然后就出来自我介绍一下,那不是东方人。
我在中国现在认识了很多朋友,发现他们能在一分钟之内介绍完自己所有的重要人生经历,做过哪些重要的事。
殷智贤:中国已经接受了一百年的西化教育,从五四开始到现在,我们学校的学科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其实都是西方的。没有几个人还读过四书五经,也不会再用传统的方法训练你,先对对联,然后做诗、弹琴、做画,不会了,几代人都不会了。因为不能马上直接带来利益,大家都想找最快的方法,理由是你不快,别人比你快,你就死掉了。
卢志荣:其实我很同情现在的年轻一代,因为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尤其在大学里面,那个课程设计就是为了让他们成设计师之后好找工作。
殷智贤:他们可能会成为很多角色,就是不容易成为他自己。
卢志荣:但是其实教育它不应该是这样,因为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说把你变成某一个建筑师、医生或者是律师,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想象一下,坏人当了医生怎么办?
殷智贤:刚才您在那个卧室里面,一直跟大家讲,我这个设计的花瓶你可以放一个野花在里面,很简单的花,设计就是让很多平凡的东西变得美,但是我们现在设计要完成的任务是怎么我让你变成与众不同,就是说我不要那个平凡的东西,我必须要打造一个特别的东西,这变成了设计的任务,这是目前我观察到的,我觉得中国设计普遍存在着浮躁和焦虑。
卢志荣: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像安藤忠雄用混凝土,把它变成了一种像是最珍贵的材料,这就是设计。
所以回到咱们今天讨论的这个新中式这个主题,我觉得不是说您或者是我,我们通过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而是应该大家合力完成的。就是从设计的角度、评论的角度、还有媒体的角度要整个改变这样的状态和思维方式。我觉得这个对于中国文化的未来来说,方向是更为重要的。
中国人现在其实有钱了,但就是不买中国的东西,去买LV的东西,因为觉得那是代表法国的皇室,很高贵。
其实这样的状况它是会改变的,随着人们不断地去旅行,去看世界,会有更好的视野,有更好的教育。当他看了世界之后,从远距离再审视自己的生活,就会想说,对我来说,什么样的东西更好。
设计要解决问题需要多想一些“无用”的东西
殷智贤:在那个卧室里面,当时您给大家解读的那两件家具,一个是床的那个架子,那个从下面到上面那个变化,还有那个小的床头柜,这个设计,别人如果看完您的设计,他回去也可以做,但是没看到您这个设计之前,他认为不需要做这么精细的处理,不就是个床架子嘛。有些设计师没有意识到可能有些人的情感就是需要这么精微的表达。
卢志荣:所以其实就做这些细节的话,它是需要工艺,需要成本,需要资源,如果你就直接就做一个直上直下的设计的话,那其实很省时、很省力,很省资源的,但是代价就是你失去了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一些东西,因为设计最终还是需要寻找美,而不是追求某种功能,如果就做一把椅子,就能让人坐上不掉下来,那没问题,但是那也就是原始人的状态,而我们现在是文明开化人。
我总是鼓励大家多去设计一些无用的东西。因为设计这种无用的东西的话,就需要你去读读诗歌,读读文学,听听音乐,见见爱人,出去走一走,然后出去旅行看一看。这点对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建筑的时候,不是仅仅就学我怎么让这个建筑屹立不倒,我们会读很多的书,包括文学,很多和建筑没有关系的东西。其实就是这种毫不相干的东西,往往会带来很多的思想或者是灵感,比如说日月星辰、尘埃、水呀,这些东西就是没有实体的东西,往往是我们设计所寻求灵感的地方。
比如说可以去观察花朵,那就像这个设计,它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我买了花,就放在桌子上,那可能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发现这个花它自己长着立起来了,所以就是源于这种日常观察,日常生活当中这种乐趣。那在这种情况下,你根本就不需要一个花瓶,这个花本身可以自己立起来,就非常美。所以这个是表现出了我们这样的文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如何去理解利用自然,就是会使我们的思想变得更美。
其实我对现在年轻一代有很多的同情,因为他们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会给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期许,往往可能没有像我这么好的运气,很多人做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设计它和很多其他的学科不太一样,就是它的回报期非常的长,非常晚,就是不能指望说我现在出去工作,就有现成的收获,往往是需要打很多年的免费的工,最后直到你有一件重要的设计,才有一些回报。
我也理解每个人生活都要生存下去,但是我可能想说的就是一个是不要放弃,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不要死撑着去坚持,就是找到一个自己舒适的区域,然后一定要相信你所做的这个东西,不要轻易地去放弃。
不要做那种只红极一时,红够五分钟的那种设计师。
应该是你设计的东西能够永恒地流传下去,不是设计师本人,是你设计的那个物件。
2019年,整装注定会是一大热词。
家装行业关于整装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家装圈似乎永远也不缺商业概念,2014年的互联网家装创业热潮,最后的解决是一批不具备竞争力玩概念的企业折戟沙场被残酷清退。当然,即便到今天,也有层出不穷的企业争相涌入这条热门赛道,整装行业虽然热闹看似繁荣,但是刨除玩概念的炒作之外,真正具备能力的企业凤毛麟角。
在众多家装企业中,18岁的靓家居是一家拥有不同基因的公司,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其一,在覆盖区域和线下服务门店铺设上,靓家居的业务主要在广东区域,100多家体验店以购物中心为主要根据地;其二,靓家居旗下拥有多家靓系企业,包括做全屋定制软装的“宅靓配”、专注于装配化技术应用的“靓美客”、瞄准智能家居及AIOT的“智靓管家”、聚焦做基材辅材一次性配送的“靓系速运”, 以及专注于运营及供应链赋能的“靓尚e家”。几大品牌的服务范围已经可以覆盖到关于家的全生命周期,在布局上,靓家居的战略意识和动作相对都比较领先。
截至目前,靓家居的门店数量超过100家,它的“朋友圈”也比较强大,华日家具、东鹏陶瓷、贝朗卫浴、尚高卫浴、大自然家居、联塑等等,是靓家居旗下靓系品牌的股东。对外界来说,靓家居既神秘也开放,他的发展模式在被行业持续关注着。对此,笔者深度采访了“整装校长”靓家居董事长曾育周。
作为靓家居集团18年来的掌舵者,曾育周在谈到企业的发展基因时表示,靓家居最初从代理商、建材超市、产品套餐、互联网家装再到整装模式,是围绕消费者的年龄结构,消费习惯演变过来的。靓家居意识到新一代消费方式和行为正发生着变化,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场景在流量更加集中的商业中心,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找到你了解你,靓家居率先把门店开在了购物中心。
对于家装公司而言,获客、转化、交付是三大重点,对于获客流量,只要愿意投入更多的钱,就能获取到足够多的流量,而转化和交付相对较难,靓家居从最初的聚焦广州是因为门店之间,流量可以互补、供应链可以共享,到现在的线下服务门店触角已经从广州区域逐渐伸到广佛地区、珠三角、华南区域。
从2018年开始,靓家居正式推出家服务战略,运用新零售全面赋能门店升级。家服务战略是以整装为基础的家服务平台,在智慧门店的维度包括距离逻辑、导购逻辑、产品逻辑、消费逻辑、服务逻辑五大支撑逻辑。推出新战略至今,家服务战略运营将近一年的时间,新零售给靓家居门店的赋能成果如何?
对此,曾育周透露,整装不是终极,只是基础。2020年之后,国家政策要求全装修交付,大家的精力会慢慢倾斜到存量房市场。整装的意义是基本功,是一家公司的基础能力。靓家居以整装为基础的家服务平台,可以很好地匹配新增房和存量房市场变化,线下门店有200多个产品套餐匹配市场和消费者所有的家需求变化。家服务战略嫁接新零售至今,门店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跟消费者之间有更多的关联和触点,消费者平均客单价提升显著,这是公司实施新战略以来一个不小的改变。
笔者认为,靓家居的家服务战略,是基于新零售趋势下,所衍生出的整装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更综合、更融合的,对于消费者“家”的服务零售化战略。这既贴合了家居消费的重线下、重体验的属性,同时也迎合了用户对家居消费的期许,背后的逻辑是基于物理距离、场景化、用户体验、效率迭代的一次服务闭环。对于靓家居企业而言,这不仅仅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系统竞争力的升级,使得靓家居扎根线下的超过100家新零售智慧门店面对消费者时在形象上得分,发展上得力,商业上得益的重要方式。
曾育周表示,靓家居目前已经在华南区域有超过100家购物中心直营门店,可见其商业模式在市场上得到很好的验证,引发不少同行过来学习考察,我们也愿意把自己的发展成果分享给同行,因为一个模式只有一家公司来做,是成不了气候的,只有大家都往这个方向努力,才有机会成为主流,产业发展也会再上一个台阶。
人才对于每家公司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要素,甚至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随着考察靓家居的同行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中间有个别同行急功近利,以两倍三倍甚至更高的薪资来定向挖人。对于团队个别成员被挖走,曾育周倒没有表现出什么焦虑,他认为,首先人员流动很正常,先进成熟企业、组织架构和人才梯队不会因为一些人被挖角而受到太大影响。其次志同道合的核心团队相当稳定,况且靓家居有充足的造血和复制能力,同行的挖角反倒让靓家居进一步优化团队。
进入2019年我们都明显看到,很多头部的家居建材类上市公司陆续开始推出整装业务。曾育周认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当用户的消费端口开始向整装转移,家居建材的企业谁也不想沦为部品企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定制、成品、建材类企业大家都切入整装,教育市场的速度会加快,但是至于谁能跑出来,还很难说。有不少家居建材类的企业还是集成供应链的思维,而真正做好整装需要具备整合能力和技术关联,而且整装是重服务重体验的属性,企业需要从生产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这个时间段进入整装行业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也可能被迫进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许大家都把水淌过一遍才能真正发现什么角色才是适合自己的,当然也不排除会有企业能够真正跑出来。前面提到,无论是靓家居的整装发展模式得到行业的认可和学习,各方面能力相对比较扎实,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全国复制,在“自营与加盟”的全国市场发展策略上,曾育周给出了方案,靓家居会一直会稳扎稳打坚持自营发展模式,从今年开始,靓家居旗下品牌“靓尚e家”会1:1立体化复制靓家居模式,走向全国。
具体如何1:1复制模式拓展全国市场呢?笔者向“靓尚e家”的总经理张东威进行了解。他表示:靓家居的培训体系、团队结构、整装设计师、供应链平台整装产业工人平台都会开放并复制到靓尚e家。在架构体系和组织运行方面,靓尚e家将在产品、技术、运营和营销四个维度与母品牌靓家居全同步。张东威说,通过前面两年的“内测”即内部股东试点和全国市场试水,靓尚e家目前在全国已经有40多家门店,有一定品牌辐射基础,今年6月正式开放加盟之后,2019年底计划实现100家门店的小目标,将靓家居的模式快速复制到华东、华中、西南、华北几个重点区域。
靓尚e家总经理张东威
靓家居至今已经走过18年,见证过行业各种各样的模式迭代和演化,对于2019年整个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化和关键变量的动态,曾育周认为,2019年是定制家居红利期的结束,同时也是整装红利期的开始。2019年是整装的一个分水岭,即是最有意义也是最精彩的一年,作为企业的加速转型年,从业者需要把握好今年的风口大干一场,当行业很快进入一个寡头发展时期,大家需要意识到,从消费端口的改变推演到商业逻辑来匹配的寡头时代即将到来。整装时代的红利不断释放,有机会出现更大规模的企业,2020年开始,毛坯房逐渐消失,装配式装修也会发展起来。2019年的分水岭之后,有两个主要的发展路线,要么瞄准存量房市场,要么押注装配式装修。
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曾育周被誉为“整装校长”,他也很感慨,行业从最初的刀耕火种演变到今天的整装,整个过程不知不觉,但也激情澎湃,每个人都在积极探索,大家都在路上。靓家居也一样,从未停止过探索,才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阶段。未来,对于靓家居品牌而言,是继续聚焦于满足消费需求和实现用户价值,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靓家居的模式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也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
纵观家装行业的演进,整装已经逐渐达成行业共识,靓家居的模式在商业上得到了实际验证。但关于整装的竞争战役与厮杀才刚刚开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整装行业需要经历从极度浮躁到逐渐趋于理性发展的一个周期性调整和矫正,也会有更多不同的企业进入整装行业瓜分蛋糕,市场竞争结构和竞争主体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有一点不变的是,整装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积累的单项技能,而是兼具产品、体验和服务的综合能力,对于想进入整装行业的企业而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完善企业的各项能力,补足短板,不断去研究发现用户需求的变化,率先在整装的生死战场上能够抢到一张入场券至关重要,否则也很容易被市场冲刷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