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回家,大家一定都发现你路过的高铁站、机场、高速公路的高炮都会见到几乎所有的广告位都被家居建材企业“承包”了,有时候不得不感慨一下家居建材企业的“土豪”,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这个产业的思考,通过高密度的简单粗暴式的广告模式究竟会助力品牌到达什么样的高度?鱼龙混杂的市场与品牌将会被怎样梳理?再或者,这是用金钱的安全感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还是“对手在做,我不能不做”的竞争心态在作祟?
其实,对市场稍有关注的人都能明白,每个光鲜亮丽的广告背后都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品牌焦虑。前段时间,笔者发布一篇文章《32家家居上市公司市值蒸发1700亿》,在行业内引起广泛热议,多家上市公司相比较2018年初的市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行业遭遇急剧震荡和营收放缓,整个2018年,大家对大势的判断很不乐观,市场散发出的更多是焦虑的情绪。相比较2017年家居行业上市大年来讲,确实有极大的不同。
原本以为2017年上市大年,大家都会安逸几年,至少股价层面给了投资者不小的信心,企业不会太难看,结果好景不长,大家的股价和市值纷纷又被打回到最初的起点,甚至更低。除此之外,还会面临经营管理等多层面的巨大压力。
对于很多公司而言,这种“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2019年同样会面临比较大的业绩增长压力,某种程度上,这不是单纯受大环境的影响,更多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模式处于平飞甚至往下走的态势,可以吃的红利越来越少了,大家又长期固守原有发展模式,没有真正想清楚未来的增长路径该怎么走,谁来为增长真正负责,是压在企业经营管理者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笔者前几天刚刚发布的文章,其中有一个核心观点在行业引起了极大共鸣,过去很多年,家居家装产业运营方式一直都是粗放式的,大多数企业都在服务B端来谋取利益,极少看到企业在努力解决满足C端的需求,大家天天喊以客户为中心,实际上并未认认真真经营用户,真正创造出顾客价值。过去大家的日子太好过了,现在和接下来一段时间,要求企业的经营逻辑会不一样,自然对企业的能力要求更高,这也是真正考验硬实力的时候,优质的新品牌企业将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老一代的传统企业也有可能在拐点被甩的风险,可能会有一批劣币企业被筛选出局。
基于此,简单谈谈对于2019年的市场变化与理解:
其一,2019年将会是家居建材类上市公司摸索新模式的阶段。对于不少上市公司而言,保增长,首先要做经营模式的转变、突破与升级,新模式的构建与尝试会是2019年值得关注的一个点。新模式一旦摸索成功,可能会助推公司业绩到达一个新高度。大家居企业对整装的兴趣可能会保持探索和试错。
其二,2019年,有能力摆脱纯营销模式竞争的企业将有机会冲出来。行业长期没有真正的消费者品牌,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过去大家都在不断跟热点,炒概念,实际上竞争维度并不高,基本都处在50-80分的低维度低效率的竞争状态或者模式,没有公司能够到达120分的竞争状态,要想真正摆脱纯营销模式的竞争,有时候真的需要大家跨界学习,比如零售行业的Costco,这也是很多中国公司想学习的地方,但是感觉短期内可能学不会,因为大家的出发点不一样。家居行业同样如此,有机会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公司,但是难度也很大,一个非常小的前提是需要摆脱传统纯营销模式的竞争,才有机会再上一个台阶。
其三,2019年是家居品牌需要回归根本经营用户的关键年。对于不少家居建材类企业而言,时刻保证现金流和利润是重要的两个因素,别总想玩一下花里胡哨的东西,长远来看,时代不会忽视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或公司,会淘汰掉“聪明的投机者”,老老实实去经营自己的品牌和研究用户,这样的公司会很“可怕”。这中间有一个比较尴尬的点在于,家居建材行业寻找真正研究用户的企业微乎其微,甚至连一个好的标的都没有,所以说,建议大家有时候也要换一种思维方式跨界去研究尝试更加成熟的品牌。
综合来看,如果从市场环境来看,2019年还会有一些新变量和不确定性影响行业走向,尤其是家居建材产业相对落后一些,过度依赖人,经营压力肯定会长期存在,日子的安逸程度不比以前,国内市场甚至会受到国际品牌的挤压,也许这就是产业变革的阵痛,但是确定的是,家居新品牌、新模式的试错、真心经营用户、创造顾客价值这些都是产业的新机会和新机遇,这代表着一个产业值得关注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