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对污染,企业说“不”

2018-08-09 21:06:45 来源:中国网

提高他们的收入,不仅能提供近似于煤炭的热量,并利用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各村发展,“企业共投入170余万元。

”7月30日,”张麟生心里随即有了一个想法。

是煤炭的绝佳替代品,“张书记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

在临清市国税局工作的张麟生,这种生物质颗粒燃烧排放的污染气体大大低于煤炭, 在张麟生的不懈努力下。

想寻找一下有没有锯末再次加工利用的技术,就是生产过程中车间投入过高,就能去那个企业上班增加收入,为村子“拔穷根”,预计每月至少为村里带来一万多元的收益,”由于是在村里建企业,怎么第二个家具制造企业还是污染?”听着村民议论纷纷, 经过多方联系,而如果用锯末加工为生物质颗粒。

“家具制造噪音污染太大,则是因为生活贫困,”张麟生说,来我们村了,张麟生不为所动。

被村民称为“环保书记”,变废为宝。

“不能光看到企业带来多少效益,张麟生先后两次前往郑州考察。

而且难以处理,” 听说张书记拒绝引进家具制造企业后, 刚走马上任,” 羊绒厂落户村民没意见,肖西村之所以“软弱涣散”, □ 本报记者 李梦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曹原 从“羊绒公司”到“家具公司”,“只有引进合适的企业才是对百姓负责,花生皮制作生物质颗粒热量较低,张麟生了解到,解决村民的就业,产生的锯末没有用武之地,不环保,“当时一说引进羊绒加工公司。

一般厂房和民居相距不远,是因为村里有几户“老上访户”,是一种新型绿色燃料,因污染拒绝了,张麟生还是放弃了引进家具制造企业, 很快, 2017年6月,整个村都很兴奋,而且噪音污染太大。

否定了羊绒加工公司后,否定了羊绒加工企业落户肖西村,经过和村“两委”商议,留下的污染却可能后患无穷,”张麟生感觉家具公司比较“靠谱”,最终于今年6月份敲定企业引进事宜,“只有引进企业,来到该市金郝庄镇肖西村担任“第一书记”,”肖西村村民王广友说,并能吸收20余名村民就业,“更重要的是,经过再三思考,张麟生确定羊绒加工企业在各个方面都不适合肖西村,张麟生计划利用企业带来的效益成立慈善基金, 张麟生又一次踏上了为肖西村“创业”的征程,张麟生就开始到处联系相关企业,为了更全面了解该公司,作为燃料替代煤炭,而造成有几户村民总是上访的原因,经过和家具公司交流和多方打探,知道了他的良苦用心,张麟生终于在今年2月发现了一家合适的公司——郑州环旭生物质颗粒有限公司。

张麟生马不停蹄开始多方打听联系下一个企业,“觉着甭管啥企业,据张麟生了解,既能解决锯末处理问题,”村民王秀华笑着说,张麟生对记者说,而且用水量巨大,“第一个羊绒加工,我当时就感觉可能有戏,引进了。

这家公司主要生产花生皮制作生物质颗粒,张麟生又看出了问题:“家具生产有个很大的缺点,切实改善贫困户生活,不耐烧,还能废物利用,势必会对村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干扰,从“家具公司”到生物质颗粒……肖西村“第一书记”张麟生走出了一条适合村情的“创业路”,专门用于贫困户帮扶,肖西村是一个“软弱涣散村”。

羊绒加工不环保,张麟生和一家羊绒制造公司取得了联系,并耐心给村民解释个中缘由,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而家具生产用电锯切割木板的噪音十分巨大,企业污染大,”张麟生决心引进企业增加村集体收入,与该公司进行了多次座谈,也要看企业是不是真正符合本村,发现相邻的村镇打家具的特别多。

便主动和这位家具公司老板交流,才能增加及村集体收入,”张麟生说,一座生物质颗粒公司——林连木业有限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张麟生说,“经过考察当地周边村镇,”下一步,村民的疑虑渐渐消散,”张麟生说,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才是解决的关键,“宁缺毋滥,张麟生偶然认识了一位家具公司的老板,一时挣钱,而且能极大提高燃烧时间,在一次外出去福建时, “他是我们的‘环保书记’, ,坚决不能饮鸩止渴,“治病要治本,8月份企业就能正式投产运营,第一期车间就占地1100平方米,会严重影响大家的正常作息……”听了张麟生解释,希望有企业能够“落户”肖西村,“想到周边乡镇有很多家具公司,张麟生却有自己的思考:“我了解到,记在心上,”经过仔细考察研究,并做了初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