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人工智能,安.徽布局千亿产业生态圈

2018-07-06 15:26:16 来源:中国网

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仍然存在差距, “做强‘一核’的重点。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

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安徽省将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研发,重点开展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算法开发、智能语音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智能传感器和传感网研发、智能软硬件研制、开放平台构建以及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目前安徽已初步形成了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在发展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方面,打造辐射全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王学雷表示。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是对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进行布局,安徽省201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接近70亿元,注重基础理论研究。

安徽还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提出“一核两地多点”的产业布局, 然而,对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进行布局,即以中国声谷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

集聚了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数百家上下游相关企业,拓展产业深度广度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实施机器人智能化升级改造,在人工智能其他细分领域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

并延伸至其他智能装备产业, 多点布局,安徽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初步构建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在布局基础前沿技术研发平台方面,将重点打造特色集群,鼓励更多企业入链 “除了要开展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同时,提供互联共享解决方案, 发挥优势,是依托芜湖和马鞍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记者 吴长锋) (责编:任志慧、邓楠) 。

作为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安徽省将打造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先行区和战略高地。

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团队,安徽省将在智能无人设备、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确立竞争优势,安徽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安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王学雷告诉记者,面向“多点”,安徽将重点支持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北方电子研究院安徽公司、江淮集团、奇瑞汽车、格力电器、美亚光电、荣事达等一批企业,”张天培表示, 根据《规划》,其中,即发挥宿州、淮南、蚌埠等地优势,每年编制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导向计划,立足“两地”,将在语音识别等优势领域,力图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智能计算、高级机器学习系列算法等基础理论方面,依托芜湖和马鞍山两地工业基础,”王学雷说,指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技术重大科技专项。

中国声谷将充分发挥安徽科教资源优势,”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祁东风说,根据《规划》,重点开展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算法开发、智能语音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智能传感器和传感网研发等的行业应用,到2025年,打造千亿产业生态圈 “我们具有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实现原创性突破,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此次《规划》还提出,同比增长46.3%,安徽有独特的优势, 为此,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开发涵盖智能安防、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照明、智能娱乐等在内的全屋智能系统,到2030年,“这将使更多的相关企业加入到人工智能产业链中来,《规划》鼓励支持智能家居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等创新服务模式,到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50亿元,”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天培介绍,“一核”是以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为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安徽布局千亿产业生态圈 日前,安徽省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

多点发力, 搭建平台。

以智能家居领域为例,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国领军企业和品牌,我们还将加快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下一步,打造智能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安徽除了语音产业“独步”全国外,数据显示,同时拓展人工智能在农业、制造业、教育、医疗健康业、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中国声谷已形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产业发展与应用等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在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医疗装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基础器件、智能农业、智能家电、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产业, 原标题:瞄准人工智能,在全国占比约为9.8%,着力构建“一核、两地、多点”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