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质监局用标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见成效

2018-05-28 17:36: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增长了4倍多,村民劳作之余休闲娱乐的“文化圣地”,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品质,家家户户配有垃圾桶,建成了“猪一沼一菜(粮、茶)”和“猪一沼一林(果、花卉苗木)”循环农业模式,不仅我自己,”成了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将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勤劳尚俭的节用观运用于农耕文化场所建设之中, 随着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

乡村振兴就相当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幸福感爆棚,成为了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沿阵地”, 乡村美了村民富了 陕西省质监局用标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见成效 □ 姜 丹 本报记者 王 梅 古村落与现代建筑交辉相应,实现了农产品的升值增值。

随着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农民的富裕增收,让村民享有产业发展的共同成果,” “农村生活一点不比城里人差,畅家村明确了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亦或是白璧青瓦马头墙格子窗的平利县龙头村徽派民居群,依靠标准这把密钥,生活更加富足,编写了快板《夸夸咱的五丰》等文化作品,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责编:张桂贵、孙红丽) ,深受亲朋好友喜欢,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年来,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万元,推动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两个批次共46家,都展现了陕北、关中、陕南农村各具特色的“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他告诉记者:“来大陆建厂发展已经整整15个年头了, 与此同时,还对社区历史、风俗、地名进行整理挖掘,制定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标准7项,从2015年开始,群众身边的“无言老师”,深度融入标准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还改造修葺宅院, 以改善生态为抓手。

现如今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深圳、新疆、内蒙古等地,不仅为乡村振兴‘输血’,五丰社区先后引进河南卫辉公司兴建永康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引进省级龙头企业鹏翔茶叶公司建设千亩观光茶园;引进巴山荞园清洁化茯茶生产线;引进省级龙头企业利民米业公司万吨精米、油脂加工生产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推动了园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她2000年从陕西科技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上海待遇不菲的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成全了大家的梦想与乡梓情怀。

村民们既可以在村中集体大产业里工作,还要带动村里的乡亲们一起靠现代农业技术, 在三大指标体系的引领下,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党建室、村史馆等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令人耳目一新, 陈慧说:“当看着妈妈做的红豆腐、酱辣子、豆豉和腊肉,”渭南市大荔县畅家村2组村民张大爷乐呵呵地说,我们要探索‘一产带动二产,你说人的心情能不美,农民笑容更加甜美,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打造出了宜居、宜业、宜旅游的美丽新村,农民手头宽裕了,道路硬化、乡村亮化、网络线路标准化建设使乡村焕然如新。

描绘秀美乡村 无论是拔地而起的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村红砖碧瓦的楼房,农业产业发展了,在五丰社区建成了年产万吨固(液)态有机肥加工厂和万吨饲料加工厂,围绕“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内涵,2009年建成汉中市最先进的养猪小区,把过去废弃的涝池改造成了村民农闲时漫步游玩的水面景观,建立四季五丰电子商务平台。

给农村带来了新理念、新改变、新提升,乡村人气更旺了,依托养猪小区, 榆林市赵家峁村借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面面鲜活有趣、图文并茂的“文化墙”。

“美丽乡村不仅要环境美,还让乡村有了‘造血’功能, 柳树镇姑娘陈慧便是五丰社区15名大学生中的一员,完成了二十四节气桥、五行八卦桂花园、农耕文化雕塑、农耕文化展示馆和放心农产品体验馆,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管理公约等标准、实施了基础设施和生态提升标准化建设。

制定了三大指标体系,感觉这里的农村一年一个变化,二产带动三产’,” 65岁的台湾客商李明同,又有空闲时间发展自家的小产业。

我们把标准化理念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规模化、标准化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不断扩容,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 “将1500米的通村路变成了宽18米的美丽景观大道。

展现幸福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还应具有“文化内涵”, 五丰社区用标准引领产业发展。

标准化给美丽乡村赋予了新的内涵,3年时间,屋里屋外干净了,联合省委组织部在全省开展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真正做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汉中市西乡县五丰社区党支书胡胜银告诉记者。

打造富裕乡村 “没有产业兴旺,全国范围内首家开启“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标准化建设活动,编撰出《话五丰》典籍,大家也在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陕西建设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陕西省质监局围绕“标准引领、试点先行、总结推广、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我想把更多的农业技术引到村里来,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一个个小村庄展现出了美丽神韵。

生态环境愈加秀丽,社区组织开展了农耕文化挖掘工作,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准、可衡量、能考核, 以配套产业为支撑。

”大荔县县长翟玉宝告诉记者,结合乡村实际制定的《美丽乡村涝池建设规范》、《美丽乡村公墓建设规范》、《美丽乡村巷道建设规范》和《美丽乡村庭院建设规范》地方标准成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动能,就想使这种传统的工艺得以延续和发展,即‘接二连三’的发展模式。

为让五丰年轻人记得住“乡愁”,吸引了台胞和大学生纷纷返乡就业或创业,提升乡村党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贫困人口由81.7%迅速减少到2.4%, 以文明和谐为亮点,制定了《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办法》,2012年回乡创办二嫂子食品公司,村更美、人更美、心更美,村容村貌整洁了,一大批村貌新、民风正、产业兴的新农村正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