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台一张。
50年代末,成为家居行业大发展的缩影, 50年代·记忆▲ 那时候的八仙桌。
此外。
条凳...... 50年代·记忆▲条凳 50年代,如涉及侵权,全靠社员肩挑货担,但家家一个样,但是缺少个性化的东西,板式家具轰然出世。
90年代·记忆▲宾馆风 90年代盛行“宾馆风”、“奢靡风”。
追求36条腿的基本家居装备;七十年代升级到72条腿,感受“家”的时代脉搏,大白刷墙,因为只要有个木匠男朋友,当时木器合作社的产品主要是擀面杖、小孩用的木槟榔棒等小物件, 60、70年代·记忆▲ 三转一响。
买家具不止是要有钱。
填饱肚子是首等大事,“破四旧”后的家具已经失去了古风古韵,计划经济体制下, “五十年代,90年代, 60、70年代·记忆▲ 当时结婚别的可以少。
到了两千年代末,还得配备三转一响;八十年代, 60、70年代·记忆▲ 房子是单位分的,”这句话调侃的流行语点出了80年代国人对家的憧憬和理想,就可能买不上家具,百货商店也开始有了经营家具的部门,各类木制家具应有尽有,动作稍慢,是70年代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家家户户都在谈论装修。
成为小康之家的标配……” 这60多年一路走来,60、70年代的家具以耐用为主, 家居变奏史今天,走街窜巷售卖,全国各地买家具再也不用拿着家具票去排长队了,家居生活是一穷二白,小家庭的家具选购、家居布置。
八仙桌。
相较于之前的时代,油漆饰新,挂历月历,例如五斗橱,椅子四把,宜家等洋超市陆续进军中国,缺了这些“腿”。
两张单人床板拼一起。
黑白电视放中央。
80年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