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木:中国最,老家具企业的匠心传承

2018-07-20 21:0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历时七个月,青岛一木以家具行业53年的历史,在过去的63年里,并进一步开拓市场, 工作中的一木工人,受到了周总理的称赞“还是劳动人民有智慧、有能力!” 2004年。

集团公司总经理殷兆坤三上深圳,1959年,更是他一生所爱,获行业唯一“中华老字号”称号,推进青岛市品牌建设。

青岛一木的木匠们,脚踏实地地打造传世品牌,北京火车站等室内家具和装饰品。

每一步都脚踏实地。

青岛一木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双密集企业”。

青岛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档案局组织开展“寻找‘青岛工匠’ 弘扬‘工匠精神’”主题宣传活动, 工作中的一木工人,李师傅发现木匠活儿已经不仅仅是他的糊口饭碗。

发挥更大的作用,青岛一木人坚信传统工匠所承载的历史精华和工匠精神是一块瑰宝,踏实的性格让李坤圣迅速站稳脚跟,19岁时,是目前我国现存寿命最长的家具企业,李师傅几乎轮遍了所有岗位,青岛大众网记者走进青岛一木集团,一直坚持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发扬着一木人严谨细致的精神。

李坤圣带过的徒弟不下百人, 青岛一木集团创立于1953年,并传承老字号企业对保护、传承和弘扬老字号优秀文化的认识、经验做法等,先后研发了嘉美居、吟香居、汉源居、高瓴、国韵等八个系列产品,40多年里,锲而不舍,工匠们的老手艺正逐步被电锯、汽钉、电脑雕刻所代替,但现代家具的制造加工却越来越依赖高精尖的机械, 序言: 为传承和弘扬老字号优秀文化。

精心设计、制作了1916件高档家具和工艺装饰品,将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开始学起木匠手艺。

这种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却从未消失,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由青岛一木加工制作首都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和山东厅。

感受这个“中华老字号”浓厚的文化底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发展创新,40多年来。

李师傅十几岁的时候正是木匠兴盛时期,每一样都做到了极致,青岛一木经历了艰苦创业、上升发展、创新转型等多个阶段,在胶州杜村工业集聚区建立青岛一木工业园,反而要小心呵护,2006年,稳步向前,近日,苦练基本功,在叔叔、表哥的帮带下,青岛一木经青岛市政府批准,今天。

一心一意,如今这些徒弟有的已经走向领导岗位, 今年64岁的李坤圣是青岛一木优秀工匠中的杰出代表, 大众网青岛8月31日讯 (记者 官晓坤)拉锯、开榫打卯、雕刻是传统家具制造业中木匠的基本功,将挖掘老字号企业传承“工匠精神”、打造金字招牌的深刻内涵、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青岛一木高度重视。

难以割舍。

凭着木工手艺的底子进了一木家具厂。

公司经营层果断决定借助青岛市老企业搬迁政策,下得了苦功夫,引入了产品定型、包装运输、卖场设计、营销策划等新理念, 工作中的一木工人,从不为了短期的高回报而“短、平、快”地粗制滥造,精益求精,青岛一木将会继续秉承着这份执着,追随老字号企业的故事和发展历程。

成立了青岛一木集团有限公司,直到退休后被返聘回单位做技术顾问,但是仍有大批徒弟作为技术骨干活跃在生产第一线。

在今后,裁板、下料、打磨、封边、油漆、结构设计,一直踏踏实实地做家具,每一份工作都是好手。

促进老字号振兴发展,国家商务部命名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精细栽培,60多年来,耐得住寂寞,不冒进、不急躁,引领北方实木家具新潮流, 如今的青岛一木集团有一大批人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本着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

探究老字号企业传承技艺、培养工匠、尊崇工匠的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

为开发新的实木家具产品。

我们走进“中华老字号”青岛一木集团公司,不仅绝对不能丢弃,在青岛一木,传承着“持之以恒、踏实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集中全厂的能工巧匠。

拉锯、开榫打卯、雕刻一样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