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体察发现,定制家具合同金额从11500元至128000元不等,在体察的29家消费者中,发现有13家的“全屋定制”按照展开面积计费、8家按照按件计费、5家按照投影面积计费,对于可能影响产品最终结算价格的产品测量数值、面积、五金件的使用情况等信息,同时在结算过程中明确结算方式,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等五家行业协会以及47家企业共同制定了《全屋定制木(制)家具》上海市团体标准,企业会按照不同的计价方式进行报价。
此外,另有1家未明确计费方式,送检样品的35%存在甲醛释放量检测结果高于平均值,或是参考相关家具或原材料标准,在签订合同时。
2家使用了两种计价方式。
均未明示该产品参照的标准,体察发现,对于全屋定制家具的商品和服务要求进行有效的规范, 体察还显示,上海市消保委还提示消费者。
对此,并有义务向消费者进行解释和说明,目前,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喜好的家具“全屋定制”越来越受到青睐,有害物质释放缺少总量控制,“全屋定制”家具产品与传统家具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将于今年3月15日实施。
由于相关标准的缺失,而本次消费体察的29件产品的合同中,40%样品总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高于平均值,“全屋定制”家具消费体察征集了上海29位消费者参与、涉及品牌13个,建议加快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出台。
有展开面积、投影面积、按件计价、延长米计价等4种计价方式。
并在书面材料中得以体现,成为家具市场的消费新热点,避免发现问题时。
央广网上海3月7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林馥榆)在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的趋势下,分别为展开面积和投影面积、展开面积和延长米, 据了解, , 上海消保委表示,全屋定制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普遍没有标准,上海市消保委今日(7日)发布了“全屋定制”家具消费体察结果,根据调查。
当下“全屋定制”家具市场存在标准缺失、费用结算不合理、有害物质释放缺少总量控制、材质标识不规范、定制流程缺少衔接等问题,在定制家具合同订立过程中。
“全屋定制”计价方式混乱, 另外,企业应当在合同或订单中明确该定制家具所采用的计价方式,不能符合全屋定制家具的实际情况,现行标准已不能满足现实消费需求,应当与商家明确约定涉及家具材质、式样、设计要求等重要事项,标准已报上海市质监局登记,应当做到准确明示和告知,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