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灿、利亚德、乾照、兆驰布局Micro/Mini LED进展

2018-03-08 19:18:34 来源:未知

  近两年,被视为新一代面板技术主流的Micro LED备受关注,国内外大批厂商纷纷抢攻,看好其市场前景。根据集邦咨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报告《1Q18 Micro LED 次世代显示技术市场报告 - 2018 Micro LED与Mini LED产业展望》显示,2025年Micro LED市场产值预估将达到28.91亿美元。

  由于目前Micro LED仍面临一定的技术瓶颈,被视为其过渡性产品的Mini LED同样受到厂商青睐,面板双虎群创、友达,LED芯片厂晶电、隆达,LED封装厂亿光、荣创、宏齐等积极开发Mini LED的相关应用。

  Micro/Mini LED概念如此火热,各企业在该领域的布局进展自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华灿光电、利亚德、乾照光电、兆驰股份披露了各自的Micro/Mini LED布局进度。

  华灿光电

  作为目前国内第二大LED芯片供应商,以及为数不多的全色系芯片制造商,华灿光电在户内外显示屏、背光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自身倒装工艺积累,在过去两年,通过与国际、国内封装应用厂商配合,华灿在背光应用的Mini蓝光芯片到显示应用的Mini-RGB芯片上已经推出较为成熟的芯片产品,并引领了部分产品尺寸的开发。

  其中:背光应用的Mini LED产品通过独特工艺设计实现出光调控,并通过与封装端配合,相关产品获得客户认可,同时也在与国内外终端客户密切合作进行新方案开发;而显示屏应用的RGB Mini LED芯片,在芯片光电性能、可靠性,光色一致性等方面得到多家客户认可,并应用于样品展示获得良好市场反应。其大规模商业化最终会依照终端产品的推出以及市场的推广情况进行。

  另一方面,对于Micro LED,华灿从外延到芯片端都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研究及储备,在外延方面,针对外延的波长、亮度、电压均匀性进行了优化,集中度明显提升,同时particle控制以及更大尺寸外延片生产方面也进行开发和提升;在芯片方面,在微米级尺寸芯片制成,侧壁保护,衬底剥离,和芯片出光调控方面作了相应优化创新,也在与终端企业进行联合开发,但其难点不仅仅在芯片企业,实际应用及最终的商业化更依托于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

  此外,红黄光LED芯片龙头企业乾照光电同样投入不少时间与精力做Micro LED研发。

  乾照光电

  乾照光电在3月1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Mini LED背光部分,芯片端技术相对成熟,乾照光电给下游的封装厂,甚至终端用户在做送样配合了。包括和产业链的厂商在解决封装端的问题,有些厂商的开发进度较快,解决封装的技术问题很可能会较快突破。

  Mini LED显示屏部分,就芯片端,乾照光电准备好了,和下游厂商的送样、测试问题不大,乾照光电和应用、封装厂一起配合做封装端的突破,乾照光电对于Mini LED的背光和Mini LED显示屏的部分有非常乐观的态度,2018年6月份以后,Mini LED显示和Mini背光在电视和手机上的应用会有一个放量的过程。

  关于Micro LED的情况,乾照光电更多是芯片端和转移端,芯片端技术储备已经在了,但更多的是和产业链下游以及显示屏的厂商(包括做转移的厂商)一起探讨,因为是产业链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解决巨量转移的问题。大家一起探讨推进转移的技术成熟突破的过程。

  乾照光电对于Micro的产业化持乐观态度,但到底是2018年下半年或者2019年上半年、下半年,这仍很难说,要看大厂什么时候率先拿出来低成本、产业化的产品。

  利亚德

  领先的LED显示屏企业利亚德对于行业的新技术也没有懈怠。利亚德在1月份的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公司一直在跟踪Mini-LED和Micro LED技术,同时也在推进与上游应用方面的合作。

  而关于Mini LED和Micro LED大规模运用后是否会对公司的小间距产品产生冲击, 利亚德认为,Mini-LED和Micro LED与小间距产品应用的领域有所不同,前者目前还是以小尺寸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而小间距产品的优势体现在大尺寸,另外,它的成本高,也使得应用范围有一定程度受限;任何新技术出来要替代原有技术都有个漫长的过程。小间距LED于2012年推出到现在,也仍处于替代DLP,LCD,投影的过程中,所以暂时不会有任何影响。

  兆驰股份

  兆驰股份也在1月中旬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80寸以上的电视机才有可能用到Mini LED以及Micro LED,公司现有的设备可以做Mini LED。Micro LED要把蓝/绿/红芯片扩开,chip越大、越难拉开;另一种实现方案是每三条芯片两条另外的去掉,再依次排列,就可以实现RGB阵列。公司及时跟踪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及各项先进技术,目前已做好技术储备,当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公司可以迅速推进,快速实现投产。

编辑:梁洁莹

来源: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