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的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代表也明确表示,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必不可少。就目前来看,农村污水治理进展仍较为缓慢,处理率还不足3成。未来,预计在农村污水处理层面上,还将投入1.6万亿。
因此,住建部将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同时,还要针对痛点、难点、重点,对症下药。全国村镇污水治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敏就曾提到,农村污水治理已经成为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的关键要素。但是同样需要看到的是,农村污水处理还面临标准缺位、费用负担机制不完善以及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低等问题。
说道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的问题,也是确有其事。部分地区缺乏的不是农村污水处理站,而是缺少维护资金和相关技术人员。这也导致,不少农村污水处理站闲置的时间比运行的时间还要长,常年“晒太阳”的也不是没有。
设施建设由政府负担,设施运营却给村子出了难题,这也就是“建得起”和“用得好”无法统一的矛盾。另外,如何在“少花钱”的基础上“多做事”也是农村污水治理需要攻克的难题。并不是越贵的技术越适合,而是适合的技术才实用,所以往往筛选技术才是“难点”。
还有人指出,农村污水处理率难提升,关键在于“标准”难界定。这个标准指的是,处理后的水质究竟怎样算达标?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是否靠谱?污水内污染物的控制项目有哪些?污染物去除究竟该遵守哪一套流程?诸如此类。
当然,我国对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研究一直在前进。目前,生物强化化粪池、一体化氧化沟等设备陆续走进了村镇,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的各项实践正在有力推进。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因地制宜选取污水处理工艺,多样化组合技术备受青睐。
鉴于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事业刚刚起步,所以整个市场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免不了要直面挑战。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完善顶层设计,逐步加深市场化运作,不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污水处理治理道路。
专家建议,针对农村污水处理遇到的问题,可以加强规划和技术研究。例如,按照散户分散处理、村落集中处理以及纳入城镇管网处理模式区别对待。其次,可以加强标准和规范建设。再者,可以强化制度保障,设立严格的设备筛选准则。最后,促进政产学研合作,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科学指导。
诚然,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蕴含庞大的商机,但是清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可持续挖掘市场潜力的基础。因此,重点突破农村污水处理屏障,持续推进技术和应用模式创新,细化各项标准是当务之急。
(来源:脱盐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