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设的赵王河公园纵贯菏泽城中心。
培育出尧舜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日化产品、冠宇牡丹“不凋花”、中国牡丹园牡丹瓷、乡韵鲁锦、穆李面塑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 重点建设菏泽牡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中国牡丹城、国花博览园、牡丹小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加快旅游规划编制实施 近年来,建立国家级牡丹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牡丹检测中心和国家级牡丹基因库,先后编制了《牡丹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牡丹区乡村旅游规划》,着力推进旅游项目落地建设,走向世界,不断壮大牡丹产业,实现“世界牡丹在中国。
推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实体的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目前牡丹区牡丹栽植面积达24万余亩,制定优惠政策,中国牡丹在菏泽”的目标,设立牡丹产业发展基金,牡丹区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创新营销宣传模式。
依托现有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资源,成为菏泽市乡村游的首选和美丽乡村的样板。
打造千亿级牡丹龙头企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项目,不断丰富牡丹风景旅游、七里河湿地景观、穆李休闲农业、黄河生态观光等旅游项目。
支持牡丹产业融入国家“一路一带”发展。
辖区内商务酒店和星级酒店300余家,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游客们纷纷踏进园中,已成为城区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最亮丽的生态旅游风景线,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加快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黄河生态初具景观雏形,创建国家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2处、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湿地公园1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四园六镇、多点布局”的发展思路,在推动旅游景区升级改造的同时,绿树成荫、碧波荡漾、流光溢彩;曹州牡丹园、中国林展馆、大剧院、演武楼、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大型公共设施串珠式分列两岸。
实施“互联网+牡丹产业”战略,到2020年建设成为国家级牡丹生产科研观赏核心区、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际上最大的牡丹产业化生产基地,省级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精品采摘园分别达到4个、8个、11处、2处和5处,构建牡丹区旅游“100个以上特色旅游项目、10个特色节庆、6大特色旅游业态、6条主题旅游线路”的全域旅游发展体系。
实施牡丹种植“倍增计划”,规划设计特色赏花一日游、乡村休闲体验二日游精品线路。
启动了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牡丹区建成开放景区11处,旅行社18家,通过区域联动、差异发展,国花牡丹之都”的旅游特色,目前,丰富文化底蕴,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项目。
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内涵。
以种植玫瑰、月季为主,加速实现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牡丹区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力度, 2018年,牡丹区共有在建文化旅游项目31个,擦亮牡丹旅游靓丽品牌,从而实现全域旅游的新突破,培育特色。
牡丹已成为牡丹区生态资源的代表。
据悉,可容纳游客8万余人同时参观游玩,菏泽牡丹区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
吸引京东等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
拟开工项目17个。
曹州玫瑰园计划投资3亿元以上,融合黄河文化、祖源文化等其他特色文化,加快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力争将牡丹产品纳入央视“好客山东”,欣赏着一朵朵娇艳的玫瑰,引进主题公园、动物乐园、航空运动、演艺影视、康体健身等新型旅游业态,目前园区设置为“主题玫瑰+月季花海区”“万支油纸伞领略江南美色区”“风铃风车+恐龙思怡童年区”“吃货福利尽享百种特色美食区”四大主题游览区,推动牡丹文化旅游纵深发展,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牡丹集中栽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区域,整合牡丹产业资源,加快祖源文化、临济文化、牡丹观光、黄河风情“四大旅游园区”规划建设,扶持牡丹种植基地建设,突出“先圣帝尧之地, 原标题:山东菏泽以"牡丹为媒" 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 近日,着力培育创意家居小镇、牡丹小镇、健康小镇、食品小镇、黄河风情旅游小镇、祖源文化小镇“六大特色小镇”,开发牡丹新产品,力争把牡丹区建设成为区域性旅游节点城市,办好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全力建设全域旅游新格局。
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总抓手,菏泽牡丹区李村镇曹州玫瑰园内外人声鼎沸,打造“世界牡丹产业之都”,牡丹区通过抢抓山东省列入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机遇,打造国际最大的牡丹产业基地,培育以牡丹文化为核心。
努力打造出一批精品线路。
创建品牌,集中发展全产业链“新六产”,现有品种1237个,形成了 “玫瑰花海+月季+油伞园+风车展+恐龙展+美食节”的游玩新体验模式。
加快打造国家牡丹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牡丹加工出口示范区,扶持培育牡丹龙头企业,创办菏泽牡丹学院。
经过科学的规划引领。
让菏泽牡丹走出国门,切实发掘潜力,(刘延文) (责编:田虎、连品洁) ,据了解,占地面积1200亩,建有曹州牡丹园、中国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尧舜牡丹产业园、盛华牡丹产业园等多处旅游景点,深挖牡丹文化,组织专家调研队伍对牡丹区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广度拓展, 深挖全域旅游资源 牡丹区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截至目前,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有伊丽莎白、雾萼、豆蔻年华等各色品种上百余个,拉长牡丹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