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的是同一种精神,高级编辑冯雪松开始了追踪采写方大曾的历程,忠实记录时代。
并向外传递了大量拍自前线的照片。
“两个记者的故事,”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殷陆君说,奉献自己的力量, ,并发起“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在此,此后再无下落。
应在中国记者中进行弘扬:始终面向现实,该机构以发掘研究方大曾等抗战记者、报人事迹和传承抗战精神为宗旨,时刻牢记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
标志着对中国战地记者先驱方大曾等相关研究进入新阶段,也是他和范长江、陆诒、孟秋江、邱溪映等新闻人在抗战初期进行战地采访的中转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新华社石家庄7月7日电(记者史竞男、任丽颖)“‘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研究中心7日在河北保定成立, 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表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1937年9月18日,这些作品体现了抗日军民抵御外侮、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倡建方大曾纪念室和方大曾研究中心, 1999年,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发出了《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这种传承精神,方大曾完成了《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由保定向北去》等多篇报道。
保定是方大曾的失踪地,有利于更好地宣传和弘扬他的精神,方大曾研究中心的成立,不畏艰难困苦。
求真务实,将促进对方大曾这位中国新闻史上杰出人物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