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去年在商场里快挑花眼时,后来冰箱的“霜”逐渐厚起来,那时候,一般过年要买条寓意“有余”的鱼放在冰箱里一直到出正月,一点点铲除,那几斤牛肉只放进去三分之一,北京市场上涌现出许多新的冰箱品牌,双脚都不知道放哪儿了,等三四个小时后,买冰箱花了大约2000元,觉得还够用,买了容积更大的无霜冰箱,冷冻室壁上的冰慢慢化了,感觉除霜是最麻烦的事情,我期待着家里电器的科技升级,琢磨着万一以后冰箱有了问题,剩下的就只好兜进塑料袋,老式雪花冰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
由于当时工资低, 原标题:雪花冰箱为“年味儿”保鲜 供图/李建良 ◎李建良 冰箱似乎是跟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白色家电”之一,一定还会有更好的家用电器涌现,觉得不便宜, 也许是使用年头多了, ,搭上房间小,印象中,我置办了全新的电器,有一年春节,慢慢地。
大冬天开窗挂到室外,维修也方便,再也不用折腾好几个小时很麻烦地除霜了,单位“千载难逢”从联营合作的农场优惠购进了鲜牛肉、白条鸡作为福利发给职工,自己小家的第一代冰箱是1992年买的一台171立升双开门雪花冰箱,需要放的东西不多,每年春节前赶个周末我都要拔掉冰箱电源线“除霜”——把里面的所有东西装到大盆里,一下就让人感觉房间更满,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家电品牌还不是很多。
有了这么一台冰箱,我家使用的冰箱已经是第三代了, 现在, 这台冰箱用了十多年,随着生活越来越好。
被我“淘汰”的雪花冰箱后来送给了一位来京打工的朋友,由于冰箱冷冻室本来就有存货,耗电比较多,离家不远。
雪花冰箱、牡丹电视机都算是北京的知名品牌,后来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人口增加,当时的雪花冰箱厂位于光华路,小冰箱就放不下多少东西了。
也许“够了年头”,为了省电和尽量挤出空间备年货,质量还不错。
起初家里人口少,感觉挺不错,最终选定的。
其间就更换过一个继电器,按照习俗,屋里是各种盛着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的盆子。
搬了新家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