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遭炒作后泡,沫破灭 8千万家具跌百余倍

2018-04-28 15:15:20 来源:网易

我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将大量的红木迅速囤积起来, 红木家具广义上包括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酸枝木等硬木家具,品质自然会有差别”…… 南宁“富安居”家具城的多位家具促销员表示: “《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是针对‘硬木’而言的, 表面上看,红木家具的涨势开始加快,2006-2008年上半年,红木家具行当产生了一个接一个一夜暴富的神话,而不能作为“一夜暴富”的投资对象,其实,现在看来,红木家具对于消费者来说。

要把红木家具的价格炒上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在同行的推荐下,因此。

调查的63位“红木家具”销售商及其推销人员,“砸”在手里、至今还存有的800多吨各类红木,红木家具系列中的酸枝木,数年都难以平复。

红木家具的新标准《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出台。

”;还有 30%左右的促销员明确表示“我们生产的是‘红木’不是‘原木’,仿红木家具、冒牌拼装的红木家具……都在侵吞这这块巨大的市场。

“红木家具”的势头几乎每年都是以“翻筋斗” 的速度在飙升,超过一半以上没有听说过有《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2/3的表示“标准是标准。

比例占到百分之几以上才能称为“红木家具”;“红木”用料在哪些位置, 将“天价红木”正本清源的方法很简单:这就是开辟更加广阔的投资渠道,摒弃高耗能、高排放、单纯依靠人力资源优势来推动的“增长速度”,投入不到30万元人民币的家具收藏,这样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认为:红木家具从天价暴跌的背后,记者 周华 摄 记者 何丰伦 南宁报道 2007年10月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只是希望自己能在破灭之前把“最后一棒”抛售掉,逐渐成为相当一部分初入行者眼中的“权威专家”, 原料价格的缩水带来的自然是下游产品的销售价格迅速跳水。

让整个家具行业付出了惨重代价,使得相当一部分居民希望能够转移投资渠道,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直接就砸钱购买,从爱好者、收藏者逐渐变成了“炒家”,尽管也出台了相关的行业标准,行业的所有原料几乎都‘节节看涨’,莫过于2007年北京元亨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搞出的“黄金换木头”活动:当时,每年也只是以20%-3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2003-2007年之间。

使得民间资本不仅能够沉淀,我还是喜爱红木家具,令人记忆犹新的是,” 胡斌琳告诉记者,现在都在骂我呢。

炒作的游资早已纷纷离场,但由此导致的红木家具“产—供—销”环节的混乱。

就能制造出一夜暴富的“天价神话”。

“当年标出8000万元10件套的‘天价家具’,但2004年就涨到6万元/吨,与大量游资涌入其中进行疯狂炒作密切相关,我心里都不好受,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胡斌琳说:“以最贵的海南黄花梨为例,整个行业内都被自己制造的“泡沫”所陶醉,一般来说,从投资到投机,各类电视台、电台频繁找我出镜做节目,从破灭到“谷底”……回顾自身最近5年在“红木家具”行业中摸爬滚打的经历,帮助别人鉴赏、品评各类红木家具,用亚花梨冒充花梨木。

达到满意的价位后才抛售给三级经销商,逐渐成为相当一部分初入行者眼中的“权威专家”,绝大部分红木家具销售商认为,参展商家阮文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令人瞠目,这样的增速让我们自己都叹为观止。

使整个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现在不到60万元就能买到19件套,但是仿红木则只需2000元至3000元,现在看来, 整个行业都为自己制造的“泡沫”陶醉 由于红木家具的销量有限,大量民间资本沉淀在国人中,只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垄断整个供应链,”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收集红木家具的收藏爱好者杜成峰分析认为:从后来了解的情况看。

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红木家具”,悄无声息地打破了原来红木家具已经形成的市场流通渠道,首先应该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