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动辄10万+的学区房,是几乎所有中国家长们最深的痛。
即使不买房,也可能要付出其他的代价。记者的一位北京朋友,近期便为了孩子上学放弃了通州区的大房子,租住到西城区的老公房,而且要一住九年。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名校竞争激烈、孩子上学难是中国教育产业的痛点,也因此衍生了“天价学区房”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
所谓名校,一般是存量资源,即使它输出品牌和一定的教师资源到新的小区,也被视为优质,因此,过往开发商往往热衷于在自己的楼盘引入这类名校的分校,典型的如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京小学、人大附小等已输出品牌到多个小区,这些小区因为名校的引入而身价倍增,房价也普遍高于周边。
然而这还不够,名校毕竟是有限的,输出也有限。
与此前引入外部品牌学校作为社区配套不同,这轮开发商真正进军教育产业,是亲自下场自建品牌、自营学校,自己招聘校长、老师,甚至自己编写教程,如万科梅沙教育的艾尔法幼儿学院的课程,便是万科自己编写。万科深圳公司的人说,包括南方区域总经理张纪文都亲自参与了编写这些课程、教材。
他们做的,是教育资源的增量,而且很可能是优质的。
我们注意到,现在进入到教育领域的基本都是大型地产商,而且是大批量地开展教育产业的布局。基于他们的场地、资金、资源、品牌优势,这些地产商自己做学校初期可以全力投入,后期不会砸自己的牌子,也能支付起较高的师资薪酬,这些因素叠加之下,将可能产生大量的新名校,从而打破原有的学区房格局,将教育均等化更充分地实现。
在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看来,教育做好的结果之一,就会把非名校变为名校,重构当前各地的名校体系,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平均化;同时,还能改变很多存量物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其坪效。
当然,随着地产资本大量进入教育产业,教育产业的规划也要跟上,比如允许一些旧的商业物业改造成为教育场所;在新的城区和社区,考虑规划更多的教育用地和配套设施;教育监管和管理措施也要更新,以适应新的教育产业运营主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