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借贷者上岸路:从4000元房租到13万负债之痛

2017-12-17 19:54:37 来源:未知

  “我印象中是几万块,但是具体多少也没算过。但我打开一个个平台记录算下来就傻眼了,没想到不知不觉已经欠了13万,这是一个我连想都不敢想的数字。”24岁的小王对自己实际欠债的金额感到不可思议。小王在长沙开了两年半的女装店,而现在她整天面对的就是如何应对这巨大的债务压力,尽快“上岸”。

  回想两年多以前,自己的店铺就是她在现金贷中“下水”的原因。“第一次接触现金贷,借了4300元,就是为了预付店铺两个月的房租。”小王回忆道,但随后的势态似乎不受她控制,在1个平台上借的4300元在两年多时间里,发酵为51个平台上合计的13万多。

  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小王负债逐步积累的同时,现金贷一直保持着“野蛮”生长态势,这一态势在今年十月份,以趣店成为在美上市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为标志,更是达到顶峰。

  监管政策的突然出台让数千家现金贷平台集体收缩,在没有新借款可贷的情况下债务逾期者比比皆是。像小王这样深陷现金贷“泥沼”里,挣扎着想要“上岸”的人,在数量已达千万的现金贷用户中还有很多。在这些债务深陷者的群体里,“下水”意味着开始借钱度日,“上岸”则指还清债务。

  面对不断增多的逾期借款,催收电话接连而至,小王通过网络找到了在各种微信群、QQ群里聚集的同伴。看着群中闪动的大量消息,群友分享的悲喜故事,小王想得最多的就是:“我该怎么办?”

  “人性化”的现金贷

  “那时候这些现金贷平台简直是救人于危难,我觉得它们很人性化,素不相识的人也敢把钱借给我,相比去跟亲朋好友低头还借不到的那种心情,落差太大了。”小王回忆最初从平台借款的心情时如是说。

  小王第一次接触现金贷平台,源于急需补交的房租。

  “我15年结的婚,从亲戚手里接手了现在的店铺,本来说好租金是一个月一交,但是店铺被出售给了别人,新的房东要求我们按照季度交租,也就意味着当时要多交两个月的房租,大概1万左右。”小王说。但她当时没有存款,没有周转资金,家里、朋友也因种种原因自顾不暇。

  情急之下,小王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搜寻有用的贷款信息。第一次成功获得贷款额度是在拍拍贷。“在网上搜贷款信息,发现了很多关于贷款的广告,我试了下拍拍贷这个贷款软件,当天填写了资料,傍晚七点通过审核就拿到了4300元的额度,加上手头上准备进货的7000块钱,终于凑够了房租。”“借款方式非常简单。”现年24岁,在新疆乌鲁木齐从事测量工作的小姚15年初春节和朋友出去玩钱没带够,第一次接触现金贷平台。“就是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小额借款平台’,出来很多广告,然后选择了里面的一个叫‘玖富叮当’的平台,填写了信息,就借出了款。”“大部分平台都是不问借款原因的,只需要身份证照片、本人手持身份证的照片、手机验证等,然后填好资料就可以借款了。”目前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从事教师工作,38岁的范女士表示,她因为独自带孩子,生活压力较大才选择现金贷。“和老公一直在协议离婚,孩子在上高中,学杂费、补课费、生活费一个人负担不过来,又不想总是跟年迈的母亲伸手要钱,同事朋友我更不愿意张口。手机上总可以收到各种现金贷平台的短信,因此才一次次地禁不住诱惑在现金贷平台借款。”范女士说。

  据互金安全专委会监测数据统计,现金贷平台用户近1000万人,与小王、范女士等一样存在多头借贷情况的用户有近两百万人。这样的多头借贷行为,实际上极易让借贷者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

  便捷的网络审核形式和众多的平台选择,让像小王一样有借款需求的人产生了“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错觉。“店里生意开张之后一直没啥起色,我弟媳提醒我该进新货了。但是手头上交了房租也没有收入进账,根本没有进货钱。”小王说,“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那笔网上贷的4300元,想着还能不能再借出来点。可是拍拍贷没有额度了,我又继续在网上搜索,发现有很多类似的平台,我就一个个下载,提交资料一个个审核,也基本上都借到了款。”

  之后的生活中,店铺的房租、家里的日常开销、孩子的生活费,甚至包括一次意外的宫外孕手术费用,小王都会从各种各样的现金贷平台中借,她手机里的现金贷APP数量也与日俱增。“最高的时候,手机里各种借贷平台的应用有七十个左右。”小王表示。

  然而,也正是这份让用户“欲罢无能”的借款便利,使得现金贷的市场规模迅速膨胀起来。

  网贷之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网贷平台短期现金贷业务在近一年中呈现爆发式增长。2017年1-10月P2P网贷短期现金贷业务总成交量约是2016年全年的5倍。根据估测,目前整个现金贷行业的规模现已超1万亿元。

  不仅如此,今年10-11月,趣店、和信贷、拍拍贷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赴美上市,其业绩都非常惊艳,令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哗然。

  然而,透过高增长、高利润和看起来华美的金融科技“外衣”,一个不甚美丽的事实是,支撑这些令业界艳羡数据的还是最陈旧的金融逻辑——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利差的高额收益。

  实际上,利率畸高一直是现金贷存在的问题,也是借贷者的风险之一。现金贷平台要么不在显著的位置提示利率,要么用“障眼法”让借款人实际贷款利率的心理评估明显下降。这种“障眼法”主要是通过分期付款和费率的方式实现。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12个月分期为例,借款人以为自己在十二个月内占用的贷款资金是借出资金,实际上平均下来自资金占用额度只有贷款额度的一半。并且现金贷平台的服务费不仅是前置收取,而且是从你的平均贷款余额中直接扣除的。因此往往实际贷款利率都会超出36%,也就是按法律上的标准属于“高利贷”。这样的“障眼法”小王们并不能识破。

  “我没想过有这么高的利率,只知道平台会收取平台费,然后可以分期付款,在期限之前还就行。”“之前我在‘极速现金侠’里借款4200元,21天还,实际到账3318元,服务费用882元。可是因为借不到钱了,所以没法还,现在逾期11天了,要还5124元。”小王看着手机上的账单,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而范女士同样如此,“其实现在算算,一年的利息及其他所谓的各种费用,就要2、3万。“

 “突然变脸”的现金贷

  小王原以为,这样以贷养贷的生活至少还能再持续一段时间,她瞒着家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从来不让我老公碰我的手机,连做手术那天我都是关机的,我害怕让他看到我手机上这些平台的应用。”

  这一切,在11月左右起了变化。从那时起,曾让小王觉得充满“温情”的现金贷平台,成为了惊扰她和身边亲朋好友生活的噩梦。

  “不知道为什么,11月中下旬,很多平台还进去钱就借不出来了。我从没有逾期过啊,为什么突然就不让借了。我当时并不知道国家要出政策,只知道我还不上钱了。每天都有到期的款项,但是已经没有平台可以借到钱了。”小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我发了疯一样从亲戚朋友找到微信好友,甚至是很少聊天的朋友借钱,以为我还了款就可以贷出钱来了。但是一天、两天、三天,越来越多的平台借款到期,但是再也没能贷出钱来。”

  小王被越来越多平台借款逾期所折磨,几乎每天都有还款日。

  一般情况下,小额现金贷断贷不会给借款人带来过大的压力,但急剧膨胀的现金贷催生了大量共帐及过度负债者,因此一旦断贷,会使如小王这样的借贷者短期内偿债压力骤增,并可能造成大面积逾期。

  与此同时,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出台,后续资金的截流和推出,也让众多平台倍感压力,在缩紧甚至暂停放贷的同时,也加大了催收力度。

  各种平台的逾期催收电话成为让小王胆战心惊的日常。“现在很多平台借款都逾期了,家里人、亲戚、朋友都接到了骚扰电话。“小王说。她向记者展示了“贷上钱”公司催收人员给她发的短信,里面提到:“如果不能在两小时内还款,将对借款人的行为依法启动调查程序,期间将不间断联系你的亲友及单位核实你的还款能力。后续不排除委托第三方财务公司上门收款。”

  “一般催收都是以打电话,爆通讯录为威胁,或者PS不堪入目的照片,然后群发给电话通讯录。”范女士说,“就算打电话,也是用的网络电话,追查不到联系人,所以没办法报警。我这里还有两个催收公司打给我的电话录音,里面都是骂的不堪入耳的话,其中一个我只逾期了一天。”

 现金贷后监管时代的“上岸”之路

  实际上,现金贷“狂欢”背后存在的“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早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警惕。

  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自此现金贷新规落地。

  这一系列监管措施和现金贷新规的落地,使得众多现金贷平台纷纷“刹车”,小王这样的借贷者资金链突然断裂。一直埋头于各个现金贷平台的借贷者这时才抬起头来,重新审视起自己的借贷行为。“到后面,逾期越来越多,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催收电话,我觉得瞒不住了。所以就鼓起勇气告诉了我老公,说完我轻松多了。”小王苦笑道,“然后我老公问我到底借了多少钱,我印象中是几万块,但是具体多少也没算过,所以当着老公的面,我打开一个个平台记录算了一下,算完就傻眼了,没想到不知不觉我已经欠了13万了,这是一个我连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没有想到”是众多借贷者在以贷养贷路径断绝后,仔细计算自己的账单后,不约而同发出的感慨。的确,奔命于多平台借贷的他们也许都忘了思考:“最后到底要还多少钱?”

  “要不是国家整顿,我都无法想象自己会借到哪种程度。一开始借的时候,还会老老实实地还,到后来就是完全不管不顾,能借出来就行。”目前在成都打工,因餐饮行业创业失败,初次借款的27岁小胡感慨道。

  当清楚和接受了自己的借贷数额后,小王们接下来面对的两个问题就是“还不还”和“如何还”。

  一位网名叫否极泰来的网友说:“我一开始了解到那些借贷逾期的人被暴力催收时,觉得很气愤,然后就通过微博话题什么的,聚集了一批有类似经历的人,建了微信群,让大家可以互通消息相互帮助,这个群最后发展到5个,快两千人了。不过我前两天把这些群都解散了。“当问及为什么解散这些群,他表示:“我的初衷是让大家可以找到集体相互帮助,但是后来的情况是我看特别多的人,包括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还款意愿,只是发泄负面情绪,怎么说也没用,所以我就解散了群。”

  “我加了一个群,现在接近300人,这些人都是在多个现金贷平台借贷,现在还不上,就抱团相互安慰和想办法。我观察了一下,群里大部分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借款的理由包括高消费、赌博、吸毒啥的,和我们中年人补贴家用还不太一样。”范女士说道。

  正是基于上述情况,《通知》规定不得向无收入来源的借贷人放贷,这意味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诸多无收入来源人群将被排除在“现金贷“的服务范围之外。

  而对于小王来说,在面对“如何还”的问题时,“时间”成为了她迫切需要的东西。

  “我会还钱,我也在想办法尽快还钱,但是请给我时间。”小王无奈地表示,小王现在手机里还剩51个平台的APP,每还完一个就会删一个。“爸爸早就不开出租车了,现在知道我欠了这么多钱,又开始跑出租车,但是13万多,真的是一时半会拿不出来,毕竟全家一年都挣不出这么多。”说起这,小王觉得非常愧疚。

  小王说,她加了一个微信群,里面全部都是和她类似的还贷者。她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和群里的姐妹聊一下,互相加油打气,微信群名是“明天会更好”。“朋友帮我找了一个电话销售工作,底薪加提成大概一个月五六千,我转掉店铺后立马就去上班,能赚一点是一点。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的父母,我也会努力的。”小王如是说。

  目前,已有公司开始尝试做催收现金贷平台和小王这类借贷者中间的“润滑剂”,通过提供网贷问题咨询、资金援助申请、法律团队援助等方式,帮助双方达成可接受的债务和解,并且为借贷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就业援助。正在注册专门从事债务和解公司“债缓还”的苟宏祥说:“平台和借贷者之间的问题,远远比我们想的复杂,但是我们还是想要做一点事。”

  “我们不想偏袒任何一方,我们也在摸索,在揭露问题的同时,如何为遇到问题的人做一点事。”苟宏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