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代财经 张常旺 引入碧桂园“双斌”的阳光城,内部正在发生变化,人事调整成为两种文化碰撞后擦出的“火花”。11月2日,阳光城内部下发了总裁张海民辞任的公告,这位在阳光城任职多年的职业经理人选择了挂帅而去。
在对时代财经的采访回复中,张海民未透露个人下一步的职业计划,他表示会先休息一段时间。但有阳光城内部人士认为,张海民的去向应该早已确定,但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自从碧桂园前联席总裁朱荣斌、CFO吴建斌聚首阳光城后,张海民就逐步淡出了这家闽系房企的日常经营。在张海民的微信朋友圈中,更多展示的是他在中欧商学院的游学经历。
图:阳光城前总裁张海民
张海民的“出走”并非无迹可寻。朱荣斌在阳光城的头衔是执行董事长,这一职位的设置并不多见,从层级上看,位于总裁之上。而吴建斌则是执行副总裁,负责财务管理中心和证券部。
“双斌”加入后,张海民的权力有所削减。在今年8月份媒体见面会上,也仅是“双斌”亮相,并未见到张海民的身影。从2010年进入阳光城,张海民已经在这家闽系房企度过了七年,他也见证了阳光城了三年十倍的增长奇迹。
2015年1月,带领阳光城一路狂奔的陈凯辞任,张海民接过了总裁指挥棒,换帅易帜的阳光城将原有的战略布局从“2+X”升级为“3+X”,并进一步优化为“3+1+X”。在这个过程中,此前鲜少涉足的京津冀和珠三角纳入了阳光城的版图。
不过,张海民更深的印记在于他给阳光城注入了强大的并购基因,陈凯时代的阳光城擅于高价抢地、快速铺开布局,而张海民治下的阳光城则长于并购。在2016年,阳光城并购土储面积达到835.9万平方米,在新增土储中的占比甚至超过了85%。
因为并购风格形似孙宏斌的融创中国,阳光城一度也被认为是继融创后的另一个“并购王”。但“双斌”加盟之后,阳光城的打法正在改变,董事局主席林腾蛟希望能够复制碧桂园的成长路径。
这家闽系房企不仅在内部仿效碧桂园推出了“阳光共赢”和“合作共赢”的激励制度,同时在战线上也逐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阳光城今年新建了20个区域,这当中有能级较高的天津、南京、重庆等城市,但也有甘肃、湛江、乌鲁木齐等过去不在考虑范围内的城市。
“双斌”祭出的是“三全战略”,即全布局、全方式和全业态拿地。除了并购和招拍挂外,阳光城也希望介入到一级土地整理、三旧改造、特色小镇、产业引导等拿地渠道,并在住宅之外,拓展产业地产和持有经营性物业。
管理层变动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思路的调整,由此引发的人事动荡也不可避免,张海民的离任只是其中之一。时代财经获悉,阳光城内部的人事变动实际上更为频繁,选择离开或者即将离开的并不在少数,而且“双斌”入局后,阳光城在所有的中心上面都架设了执行副总裁。
与此同时,阳光城也在不断“引援”。有消息称,在吴建斌和朱荣斌加入后,阳光城前后已经招了超过300人,当中有不少是具有碧桂园背景的。
“双斌”的手术刀已经缓缓落下,阳光城的改变也在发生。据时代财经了解到,阳光城内部已经有专门负责产业和小镇项目落地的平台——阳光城集团康耀城市综合开发公司。在今年8月,阳光城和北影联手的第一个产业小镇项目已经落地常州。
日前,阳光城母公司阳光控股还在武汉签下了北影阳光影视小镇项目、环保科技文创产业园项目及阳光城金融中心项目,签约金额达310亿元。整合集团旗下教育、金融、农业、医疗等资源,使之与地产产生协同效应是朱荣斌在阳光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林腾蛟的期许很高,“双斌”给阳光城规划的跑道也很长。时代财经从内部资料获悉,吴建斌提出的规划指标中,今年的保底签约额是703亿元,而未来三年全口径统计下的保底销售安排分别为1500亿元、2500亿元和3500亿元。
如果顺利达标,阳光城大概率将在2020年进入房地产行业前十强。在战略目标的定位上,阳光城提出到2020年,销售规模、利润率、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五项指标中,至少有3项要处于行业前五。到2022年,则是要五项都处于前五,并且有三项指标处于前三。
这几乎就是一条复制碧桂园的道路。未来三年,阳光城的投资任务不小,在2017年至2020年,阳光城需要完成17500亿元新增土储,平均每年约4000亿元。而为了满足土储需求,阳光城未来每年的平均资金需求将达到1500亿元。
“保去化”是眼下阳光城的重点工作,从9月份开始,阳光城发动了年底的“四大战役”,即在9月至“十一前”认购120亿元,在10月完成70亿元,11月和12月认购100亿元及110亿元。
而对于2018年,阳光城的主题是“保供货”。时代财经获悉,2018年全年阳光城的可售资源预计为2413.8亿元,包括2018年期初库存524.1亿元、已确权项目新增货源1327.1亿元及562.6亿元的补充可售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