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车网旗下惠民团车节在广州地铁投放了一组内包车广告画面,并通过团车网官方微信二次传播。画面刚一上刊就收到了网友的激烈反馈。
“作为一个广州人,我想说,这是谁写的文案,太扎心了,一节车厢每一个广告都不一样,每一句简直就是在说我!”——网友留言。
“在外地漂泊了十年,没有谁能真正了解我,这组广告看的我都哭了。”——网友留言
“能写出这组文案的小编,一定是内心经历过各种春夏秋冬”——网友留言
这是团车网为旗下惠民团车节投放的第二组地铁包车广告,也是团车网史上第一组以文案为主的广告。
从接到广东惠民团车节的广告需求到向地铁方提供小样,团车网市场部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再砍掉设计画面的时间,可谓“留给广告文案的时间不多了”。
没有广告创意供应商,没有专职的广告文案团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这种“三无”的状态下,万能的公共关系团队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很多人看来,公共关系和广告文案大同小异,一句文案只需要2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搞定,但实则不然,这里有着太多的区别,但在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了。
在排除了各种创意后,团车网公共关系团队的小伙伴选择了以“扎心”为策略的文案。是啊,三个北漂,即使是在听上去高大上的“互联网电商”公司工作,但依旧过着和所有北漂一样的生活,体验着所有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异乡人的痛苦和快乐,那种精神胜利法伴随着草根而又无奈的日子。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漂泊异乡的只有城市的区别,而内心大体上是一样的。所以,这组广告的策略被称为用“北漂”的事 扎“广漂”的心。
不止是异乡人,即使是大城市里的本地人也有着同样的心里需求和认同感,他们也希望被城市接纳,希望被身边的朋友所理解。可以说,“心智”的策略在地铁内包车里,对本地人和外地人一样奏效。
公关团队是这样的:工科男老马记者出身,是超过十年的公共关系老兵,两个娃娃和过往岁月告诉他生活是多么的纷繁;新闻系毕业的娜娜曾经是网站编辑,转行做公共关系后贡献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创意,90后在这个年龄正是思如泉涌的时候;媛媛是代码女一枚,但她更喜欢外联工作,即使是专职的媒介也不妨碍她灵光闪现,写出让人过目不忘的文案。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网友说,还有长远的凑合。每一个漂泊在外的异乡人,除了诗和远方,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和更多的生活琐碎。上班时你是老板的,回家后你是家人的,只有在车里的那段时间,你才属于自己。
你辛辛苦苦地坐公共交通上班,其实与身边的上班族没有太多的区别,当老家的同学来到你所在的城市,而你却没有一辆车带着他走走看看。不用说话,他那种对身在一线城市的你,质疑的眼神是多么让人神伤。而他,却永远不会懂得你的苦。
当你为了一平米的房子而放弃了购物时,无论是你的购物车,还是你的心灵,都是空空如野。那种前一秒还希望受委屈或是成功后奖励一下自己的想法,却被现实中的房价收入比碾压而过,更可悲的是,即使你想轻松的去购物,你家楼下的停车场里却唯独没有你的车。
当你回想起中学的青葱岁月,回忆起曾经年少时为了一起喝一瓶雪碧,骑上自行车,从城市的一侧狂奔20公里到另一侧时,那种伴随终生的记忆让你多了一些幸福。那瓶雪碧只是想Ta的借口,那时候的单车早已变成了汽车。可是,那个女孩并没有穿着婚纱坐在你的车里,如今再想一起品美食,看星星,却变成了两个家庭的出行。
当她为了孩子选择了全职,而你为了家庭努力工作时,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哪有谁负责貌美如花谁负责赚钱养家,一定是两个人的努力,一起扛。这时候,一辆车能解决所有与出行相关或无关的琐碎。
很多时候,自己辛苦了一天,除了团队的认可,更需要社会的认同。那种孤零零地站在写字楼下,或者出差回京后在风雪等待计程车时的苦涩,是莫大的挫败感。同理,还有即使是单休,还要在周末去解决各种事情。哪有时间休息,哪有时间思考,哪有时间阅读,分明是一个陀螺。
老马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远行,22岁一个人到南京时住在阴冷的平房里,一边流着泪一边给爸妈打电话说一切都好时的凄惨。
娜娜说,她曾经作为一个汽车资讯编辑,写过太多别人自驾的故事,而自己却只能羡慕一下罢了,还告诉爸妈,她生活得很好。
媛媛说,为了家里的弟弟,她和爱人可以付出一切,即使是坐在公交车上把路人看作流动风景,即使是公共交通让他们溜走了时间和生活。
相对于其他广告形式的大海捞针,地铁一族对于交通工具,特别是私家车的需求可谓是刚需。这对于车展这种事件型活动而非品牌广告更具有针对性。在这种快节奏、碎片化、短阅读的时代,寥寥几句的文案更能让消费者在乘坐地铁时有心情、有心境去阅读。
此外,二次传播也是这一组地铁包车广告的“套路”,通过网络新闻、微博与微信大号、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团车网让更多身在广州或不在广州的消费者引起共鸣,进而增加对团车网的喜好。
营销就是要切入消费者的心智。团车网旗下惠民团车节在广州地铁投放的这组文案试广告正是深深地扎入了地铁上班族的内心,用同感唤起了目标群体对用车的渴求,引发了消费者心里上的共鸣,可以说是用“北漂”式的心里话激起了广州地铁族的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