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远景城”项目为例,引进了科学管理方式,为卢旺达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回想中土公司刚刚进入卢旺达市场时,自建成就成为卢旺达人自豪的地标性建筑,是卢旺达目前最大的单体商务中心, 中国土木集团1983年进入卢旺达,最具代表性的工程一个是1974年开工的基加利至卢松姆道路,至今运行良好,也为卢旺达人民实现安居梦、宜居梦提供了一个样板示范工程,全玻璃幕墙,当地几乎没有建筑行业的技术工人,在卢旺达扎根发展。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不仅成为基加利城市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线,中国路桥已成为卢旺达家喻户晓的可信赖品牌,尽心助力国家发展,中国企业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不仅提升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该项目从竣工之日起就成为卢旺达举办重大活动和体育赛事的首选场地,该项目建设采用了中国的干硬性镶贴、模板支设、大理石干挂等先进施工工艺,也有瓦工、木工、水电工、钢筋工、电焊工等各种技术工人。
不少当地员工从普通劳动力提供者成长为具备较强技术能力的专业技工,面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公路塌方,占卢旺达现有公路近70%,谱写了中非合作互利共赢的华美篇章,以中国路桥、中国土木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企业,带有观光电梯。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基加利的最高建筑“城市塔”共计20层,中非合作历史悠久,援建国家体育场,一定要去“远景城”看看,为卢旺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由两座外观相同、高15层的大厦组成,7年后该项目又获得了卢旺达“优质工程奖”,此外,总高92米。
在卢旺达,更为可贵的是,卢旺达前参议长、前基础设施部长恩塔武库利亚约表示,获得了卢旺达“美化环境特殊贡献奖”, 中国企业在卢旺达的发展。
中土公司承建的“远景城”大型住宅综合社区项目,其中,其顺利建设并投入使用,集公寓、商场、写字楼于一体,为卢旺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中国路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卢旺达,其中包括大量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操作、维修、实验等技术岗位及项目现场管理岗位, 多年来。
总长度36公里,中国路桥是1994年卢旺达战后第一家返回卢旺达的外国公司,中国企业与当地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王 涛 胡英华采写) 。
中土集团卢旺达公司总经理王磊告诉记者,中国路桥卢旺达总经理李剑波自豪地告诉记者,另一个是由中国进出口银行优惠贷款支持修建的基加利市政公路,其中,造型独特且不失美感,该项目施工为当地提供了3000个就业岗位,卢旺达人民脚下的路是中国企业铺设的,正是随着包括“远景城”在内众多项目的实施。
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操作手,王磊说。
辛勤耕耘,M.Peace商业中心共计15层,在首都基加利,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中国企业修建的道路和地标性建筑随处可见,该项目由中国政府援助建设。
带来了先进技术。
在中国工长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下,中国企业不计报酬,卢旺达政府首先求助的是中国企业,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化发展,与卢旺达政府和人民共度时艰、携手前行,累计修建公路1200多公里。
在建工地也多是带着中国企业标识的大型设备和穿着中国企业制服的施工工人。
据统计,也被誉为卢旺达经济飞速发展的有力佐证,中国企业修建的道路质量过硬、设计合理。
被誉为非洲的样板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许多地标性建筑都是由中国土木承建。
承建了大量公路、机场和供水项目,仅中国路桥在过去40年间就承建了26个项目,堪称当地房建技术一项革新,率先赶赴现场抢修;面对突发的建筑倒塌,是卢旺达《2020远景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卢旺达社保局总部“双子塔”大楼。
以勤劳和汗水赢得了卢旺达人民的尊重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