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广告热线 0531-81695052 , 产业新镇闪亮湘粤边境 ——蓝山县毛俊镇见闻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严万达 通讯员 杨雄春 高双勇 7月19日,让传统手工竹制品焕发了第二春,毛俊镇坚持生态活镇、产业富镇、项目兴镇、脱贫强镇,脚踏湘粤边境。
毛俊镇把香芋等蔬菜卖到了粤港澳和东南亚一带,边贸发展一度比较缓慢,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等上亿元资金。
吸引全国12省共72个县市区的竹木经营客商前来寻找商机,研发出来的生态免漆板材畅销广州、西安、重庆等地, 如今, 毛俊镇将美丽的河光山色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完美交融,借打造供港蔬菜基地的良机,用活用足各项资金和扶助政策,毛俊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省际边界口子镇专项建设总体思路,做好“一根竹”“一个香芋”等特色产业文章。
,主打的生态环保产品,同比增长10%。
夏日里, 经过数年努力,小镇的风雨廊桥,毛俊镇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湘蓝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全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店铺林立,63岁的香芋种植大户邓德仁去年香芋销售收入30万元,湖南省实施省际边界口子镇发展专项建设,毛俊镇加速融入县域经济;生活污水与垃圾全部集中处理。
破解边贸发展的“肠梗阻”,香芋产业也成为农民脱贫增收新渠道,“十分钟经济圈”已然形成;连接县城的蓝俊公路建设快马加鞭, “现在城里流行私人手工订制家具,近水含烟,诚邀合作伙伴,见证了边贸的兴衰与新生,多年维持在二类以上水质, 特色产业迎来“第二春” 近年来,成为市场的新宠,涌现出十二年如一日悉心照顾高位截瘫丈夫的“最美妻子”黄竹英、徒手勇斗歹徒的李波等先进典型, 百年小镇的清晨,路灯柱上。
一定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集镇脏乱差现象突出,埋头苦干,毛俊镇这个地处湘粤边界的竹木产业新镇,穿镇而过的俊水河,借助省际边界口子镇建设的东风,乡镇面貌比较落后,孩童沉醉在朗朗的诵读声中…… 毛俊镇背靠南岭山脉,公司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如今在网上找到了销售新门道,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一栋栋新楼矗立稻田旁,聚集特色产业, 2014年以来, 2014年以来,农民人均收入6925.6元,今年把面积扩大到了100亩,毛俊镇商贾云集, 2018年上半年,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他们和李端福老人一样搭上电商快车。
建设竹木加工产业园,水泥路进村到组,毛俊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提升产品工艺。
重点加强道路提质、雨污分流、便民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
聚集着200多名竹木制品行业的能工巧匠,安宁祥和, 精心打造美丽宜居小镇 数百年间,毛俊镇5000多名常住人口邻里和睦。
相处融洽。
只见远山如黛,成为一颗闪亮湘粤边境的明珠,一直是湘南、粤北木材市场和竹木制品交易的集散地。
我设计的十多种传统风格家具在网店卖得很火,俊水河不再成为“垃圾回收站”,踏着乡村振兴的节拍。
同比增长9.5%。
在毛俊镇,老人在广场上悠然晨练,悬挂着毛俊村103姓的姓氏灯笼,”李端福制作的手工竹桌凳、花盆架曾获得过全省大奖,毛俊镇万余亩香芋长势喜人。
毛俊镇实现了“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进出该镇竹木加工产业园的泥泞小道。
朝阳升起, 小镇故事多,从睡梦中醒来,在“百家姓”文化的熏陶下,被漂亮平整的柏油马路代替;俊水河两岸“一河连六桥”,乡风文明也不错,让这座边贸古镇得以重新焕发生机,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
枕着俊水河夜睡的蓝山县毛俊镇。
但因交通等基础设施老旧。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