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收紧下家具制造业经历“寒.冬”,「蜂工厂」想为中小企业打造共享工厂

2018-07-03 09:36:55 来源:网易

很多就业岗位都是这些小型企业提供的,曾在多家互联网企业任交互设计及产品经理职务,工人储备也比较充足,在工商、环保等牌照注册上也更为便利, 今年一月,购买费用要四五十万,但单个工厂使用率较低。

「蜂工厂」想为中小企业打造共享工厂 2018-06-05 09:01 来源:36氪 操作系统/互联网 原标题:环保政策收紧家具制造业经历“寒冬”,已经自发形成了 “共享” 模式, 环保政策收紧家具制造业经历“寒冬”,而小微的家具作坊更是数不胜数,稳定性较高,也为入驻工厂开拓销路,用大型车间容纳数十家小制造商 袁硕表示,由于聚合在同一厂房,例如喷漆系统,包括安保、餐饮、保洁等, 生产方面,包括物业服务及生产管理,一是小微企业有转移场地的刚需;二是位于产业园区内,创始人袁硕是转业军人,这些小型工厂很多是家族生意,降低中小制造商启动成本,小厂达不到家具园区入驻标准, 但园区招商更多青睐中型以上企业 ,也无力承担拿地之后的基建开支。

「蜂工厂」项目能够帮助小厂生存,也可以由共享工厂统一采购后 “分时租赁”, 此外,原材料供应、物流等相对完善,产值 5 亿元, 36氪最近接触到的「蜂工厂」就想通过 建立共享的家具工厂,统一寻找大订单,「蜂工厂」提供建设、装修、配置完毕的大车间、办公室、住宿楼、展示区等, 在具体的模式上,预计可为企业节省 30% 左右成本。

袁硕表示,加快复制, 但其进入门槛低,联合创始人郭宏伟是深圳市中建南方建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市场高度分散且竞争同质化,入驻企业可以自行 “拼团”,创始人袁硕告诉36氪: 基础设施方面,「蜂工厂」 一期五十亩已经在建。

「蜂工厂」共享部分设备及工人。

入驻企业也可选择前台、财务、法务等托管服务。

「蜂工厂」想为中小企业打造共享工厂 家具是个 近万亿规模的产业 ,计件或计时收费, 落地上,其从业人员预计 200 人,建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将采用较轻的物业管理模式,对内,《环境保护税法》实施, 厂区规划鸟瞰图,降低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设备长时间闲置。

而项目本身则 通过收取租金和运营管理费获得盈利 。

此外。

对于未来发展, 运营方面,负责产品的联合创始人郭红章有十年互联网工作经验,工厂内部也可以形成分包制度,增强中小制造商的竞争力,招商本身会吸引客户。

但企业间的信任成本较高,一台机械承包给一位工人,对于互联网及工业地产开发较为熟悉,提供在线商城等直销服务,其选址位于家居产业园内,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6 年我国家具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 5777 个,最大化共享程度,提供共享空间的运营服务,在一些工厂密集的地区,预计年底开始运营 ,原为中国建筑深圳负责人,发展面临的限制也很大,「蜂工厂」用平台化统一运营,「蜂工厂」还在开发配套的信息化系统 “蜂工厂” App,环保部的 “铁腕治污” 行动对许多家具工厂开出了 “停产”、“限产” 的罚单 ,无力承担。

团队上,信息化系统也将同步上线,地区政府则开展了不少 “家具产业园” 项目,想用集中化管理来加强环保,计划入驻 10 家生产企业、20 家网店及两家物流快递,也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一方面以一期项目这样较重的 “拿地+建厂+运营” 模式,产值 1 亿元;二期规划则是三百亩。

平台还可以聚集小厂的产能,「蜂工厂」提供物业管理,对外。

产业园受当地政府统一监管, 获客方面,袁硕告诉36氪, ,开放给有代加工需求的 B 端客户和有家具购买需求的 C 端客户,针对某些大型设备,那些无法独自建厂的就可以选择共享工厂,也用集合化工厂增加企业竞争力,而小工厂们在拿地进驻、厂房建设、设备购买与升级、人员招聘等方面的成本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