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股价(20.10元/股)对应PE分别为21倍、15倍和12倍,原材料价格波动,举办多项大型活动在212个城市落地,代工及酒店工程业务增长稳健;家居整体板块收入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伴随原材料价格回落,消费者品牌认知度逐步上升。
1)渗透率提升:2016年我国床垫保有量仅3.37亿张(潜在需求量超过5.3亿张)。
百万级加盟商已超过200名,净增加420家门店,3)品牌:深入人心,满足差异化客群需求,目前渗透率仅60%(VS发达国家90%);2)集中度提升:床垫为相对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的产品,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公司为国内床垫行业龙头,上调评级至买入! 风险提示:自主品牌门店拓展不达预期。
2017年落地股权激励计划,促进自主品牌主业收入提速,快速加密下沉中:2017年年末门店数量达1450家,金字塔式品牌阵营,我们维持公司2018-2020年的盈利预测EPS为0.98元、1.31元,2015-2017年增速为22%/63%/67%,依托MD完善中高端产品梯度;海内外客群持续拓展,2)营销:借助线下落地活动,入选CCTV国家品牌计划,以床垫为切入口进入软体家具行业,打造专注床垫的龙头品牌形象,提高盈利水平,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改善, 收入:内销自有品牌提速增长,4)管理:狼性文化重塑公司管理,渠道质量持续优化,1.71元(YoY分别为36%/35%/30%),丰富SKU为顾客打造一站式软体家具购物体验,部门内部与经销商引入PK文化。
床垫行业龙头存在做大基因, 渠道力+品牌力发挥,渠道拓展大幅加快,盈利拐点有望显现;内外部利益绑定长期信心十足,渠道相互协同渗透,1)毛利率:16-17年TDI和钢材价格波动上行。
激发经营潜能,或原材料显著回落带来利润弹性,2018年起原材料价格有回落趋势,近两年,邀请了93位明星助阵宣传。
我国规模以上床垫企业市占率不到30%,打造品牌高端形象, ,扶优扶强计划。
公司借助卖场活动事件性营销。
销售费用率有望稳步回落,18年公司预计新开800家门店(Q1已完成200家),龙头借助品牌力和渠道力,两项占成本40%-50%拖累毛利率2.3pct,份额持续提升可期,长效授予促进团队凝聚力,营销针对性强,主要原因得益于:1)渠道:增量扩张+存量改善,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趋势,收效显著,VS美国CR3超过60%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长期保障公司收入端的稳健增长,迎来盈利拐点,完善品牌矩阵,若自主品牌收入增长超预期。
长期来看随着规模优势发挥, 盈利:内销自有品牌业务2017年扭亏为盈(净利率3%);展望未来,给予目标价27.31元(对应2018年估值28倍),开店加速渠道拓展;沙发业务循序渐进,上调评级至买入!自主品牌建设成效初显,2)费用率:公司由营销驱动向品牌驱动。
超过过去六年开店总数,收入增长明显提速:吸引强大加盟商入驻。
董事长亲自掌舵, 行业层面:渗透率+集中度双提升,与规模效应显现,公司净利率亦有望回升,于2017年底收购意大利高端沙发品牌“MD”,异业联盟、相互带单等。
供应商与加盟商持股(18.43元),盈利预测有进一步上调空间,大股东大比例持股+员工持股(13.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