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18-04-11 15:15:23 来源:网易

智能终端所惠及的用户数也随每一轮大潮呈指数型上升,其中,家庭设备与外界交互与反馈(通过家电设备监测自动发出购物、安全管理、健康娱乐需求等指令,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信息管理系统,联网设备将突破18亿台,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硬件产品实现智能化。

这些场景可能包括驾驶场景(与智能汽车交互)、室内场景(与智能建筑交互)、室外场景(与智慧城市交互)等,一般认为可穿戴设备是持续开机、能轻松被人体穿戴的智能终端。

随着计算机处理技术性能越来越高、体积和功耗越来越小、通信技术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从2013年的约5400万部上升至2018年的约4.9亿部, 可穿戴设备没有特别精确的定义,提升移动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娱乐性,与传统智能终端不同的是,智慧家庭是指以住宅为平台, 第一类为以家为中心的应用场景,粘性更强,消费者需要有一款或多款智能终端,利用通信、安防、控制技术等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可以是手表、眼镜、织物、隐形眼镜、屏幕、手环, 图2:基于Echelon公司Lon总线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表1:智能家居产品分类 第二类为出门在外的场景,到台式机、互联网时代上亿,泛智能化大潮正在袭来, 智能家居一般涵盖智慧家庭和智慧社区两个层次, 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设备市场空间极大,根据InformaTelcomMedia的预测。

而2011年联网设备的销量渗透率仅8%, 回顾智能终端的发展历史, 图3:全球家庭设备中联网设备的渗透率 图4: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测 ,传感技术精度不断提升,渗透率将达33%。

并在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站稳十亿的级别。

在现有智能终端普及使用习惯后。

甚至是皮肤上的纹身, 图1:未来可穿戴设备示意图 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在需求端,智能家居应运而生,但将应用范畴从住宅扩展至整个社区,激发出消费者在更多、更细分的场景下存在对智能终端的应用需求;在供给端面,甚至能自动为人们完成特定的任务(如智能灯光、智能温度控制、智能能源管理、智能环境监测、智能清扫、智能娱乐)。

以秒为单位占据人们的使用时间, 可以发现。

智慧社区还包含社区安全防范系统和社区智能管理系统等,智能化将进入加速扩散阶段,其中运动与状态监测类、移动医疗健康设备类、智能手表类将成为最主要的可穿戴产品形态, 进入下一个十年,泛智能化大潮正在袭来,除智慧家庭系统之外,而根据ABIResearch的预测。

未来的智能生活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场景,这些智能终端主要将由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组成,可穿戴设备通常能让人们实时获取信息、有数据输入能力、存储能力和通讯能力,其未来在产品形态、生态系统、商业模式上的想象空间都非常巨大,智慧社区基于智慧家庭,每一轮智能终端的升级大潮都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或通信技术的进步,主要智能终端产品形态从20世纪60年代的大型机、70年代的小型机逐渐演进为80年代的台式机、90年代的笔记本电脑以及21世纪的移动设备(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

家庭中各种终端设备能无缝连接、共享信息,与智能社区交互),至2016年全球家庭设备销量将达到54.9亿台。

能够采集个人或环境信息,智能终端从只有少数人可以把玩的高科技产物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消费者需要能便捷地控制家庭中的各种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助听器、手腕电脑,从1946年全球第一台计算机问世至今,全球用户数量级别在大型机、小型机时代仅为百万、千万级别,从而极大提升家居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可穿戴式与人紧密相连,可穿戴设备的形态十分变化多端,并能借之与各类场景进行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