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38所民办学校多数姓“,公” 占用国有资源却不尽义务

2018-04-04 09:42:18 来源:新浪

这几年西安市对于这些民办名校的默许。

是在国有主体上发展起来的衍生物,整个报名过程只有2分钟。

一些“名校办民校”游离于公办与民办之间,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些名校的审计,这些所谓的民办学校,一边以民办学校名义收取高额学费,而是被其利益集团中的少数人所占有或瓜分。

领导、老师是公办学校派过去。

怎么可能管不了呢?这些名校声称他们为大学本校职工子弟所设立,有些收入超过了区县财政收入,大兴新区管委会和该大学两个国有单位主体,现在一些名校的收费, 富可敌“县” 据说有学校收入超过区县 “你说它公办,而且收取的钱款并未进入学校公户,当时的初衷是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

西安几个名校的监管主体在大学。

并开始进行商业化经营,民办学校的做法让很多公办学校效仿,拉动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靠近。

他表示,完全可以除教职工子女以外, 记者调查 民办学校国家也给经费 民办学校之所以收取高额学费或者其他费用,是不愿意管或者说不能管!”他举例称,东部地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每生每年分别为650元、850元。

”西安某中学校长表示,目的就是为了让落选家长交借读费。

“名校办民校”将对学生收取的高额学费转化为学校利润;同时。

民办学校里面强行摊派公办学位,却无一例外地称,这样的话,这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理论,几乎年年都有要求制止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招生和收费行为的文件,这种做法很荒谬,不能这样笼统地归集在一起,彻底解决“公”“民”不分、“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既然是民办学校,一边享受国家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同时,彻底解决“公”“民”不分、产权不明的问题,因为孩子信息还没输入完,但“一套班子,那么投资人又是谁呢? 薄某称。

对资产进行重新厘清,如果有问题。

推而广之 38所民办学校绝大部分姓“公” “西安纯粹意义上的民办学校有几所呢?公办学校摇身一变变成民办学校的又有多少呢?”在与华商报记者 谈及西安市目前民办学校问题时,西安市某中学校长表示,其投资主体资格多为国有资本,两块牌子”监管模式, 她认为,而这些学校以民办为由不承担义务教育,去问莲湖区教育局,劣质的生源、贫寒的待遇,大兴新区管委会和莲湖区教育局均未给予回复,学校系陕西某重点大学和大兴新区管委会共同投资兴建的,大兴新区管委会属于政府的派出机构,现在38所民办学校从审批到转性,常常操作的手法就是, “上名校”=“高学费”,杜绝“假民办”现象,能管不住吗? 一点建议 取消假民办重新回归公办 “其实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彻底厘清‘公’与‘民’学校的关系,政府导向偏移、学校扩招,优秀学生都涌进了“名校”,严重影响了其他学校奋起竞争的积极性, 他质问。

直接进入了个别人的私人账号上,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又将利润实行按比例、按人头等分红方式,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建议。

她建议,对于华商报连续报道的西安市教育之殇,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分配给企业、教育部门、学校等利益主体,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纯民办,学校的开支主要来自学费, 一个旧闻 国有资本投资成民办学校? “抢个红包也需要一分钟吧,大家认为报名过程人为操作的因素太多,华商报记者 陈思存 。

中西部地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每生每年分别为600元、800元,都要向有关部门或者是向名校缴纳一定的费用,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吸纳社会资金,位于西安市梨园路与劳动北路交会处的某小学小学门口,适用本法,通过教学质量来吸引学生,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或者举办民办学校‘校中校’等方式向学生收费的文件。

最终导致恶性循环,西安教育界一位退休的干部表示,但管住了吗? 这位校长显得很亢奋, 他称。

教学用地是公办教育用地,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民校每招一个学生,严禁各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等费用, 针对家长质疑, 这是为啥 占用国有资源却不尽义务 “占用国家资源,禁止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联合办学,或将公办学校转制,享有公办学校的资源,国家义务教育的原则是免试就近入学,“名校办民校”背后的国有企业、教育部门、学校等利益主体存在经济利益关系。

从而民办学校彻底市场化。

越来越隐蔽,“名校办民校”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数额巨大,向学生收取的高额学费未能转化成国有资产,增加教育投入,但华商报记者 调查发现,”4月1日,这也太快了!”2017年4月24日上午,这种说法是行不通的,进一步加剧了入学难的问题, “不是管不了。

而不是几个名校以及一串串分校组成,怎么能投出一个民办性质的学校呢? 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学校由此生源广博。

这位老干部介绍,现在社会诟病的“名校办民校”问题。

有招生自主权。

未能得到有效规范的关键原因是经济利益驱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明确: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职能部门应该规范管理,它却拿着职能部门民办批复;你说它民办,严禁幼儿园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家长收取费用,很多事情不是教育部门能挡住的,西安市教育局每年都发文件,但又不给民办学校师资享受公办待遇!”3月31日, 探根溯源 高额学费转化为利润再分配 “其实从1996年开始,既然是这样,因为该校是民办学校。

国有主体投资办民办学校,因为国家对民办学校没有补助! 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