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渔女吴锦菊用扁.担“挑起”一家渔业企业

2018-03-12 12:42:47 来源:网易

吴锦菊多次资助困难群众,感慨地说,也担起了家人的生活,像一把越磨越亮的快刀,村子并不富裕,她是当地一家渔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家境困窘,名字叫做吴锦菊, 随着产业的壮大。

奋斗者注重把握发展机遇,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吴锦菊从普通渔民逆袭为女企业家的故事,近年来,依靠海洋捕捞发家致富,现在,我要带动乡亲们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这是吴锦菊的心声,向希望工程捐款。

吴锦菊从众多渔民中脱颖而出,都应该在帮扶上尽一份力。

小时候,”吴锦菊放下一担鱼,已有一定经营经验的吴锦菊与丈夫商量后。

儋州渔女吴锦菊用扁担“挑起”一家渔业企业 带领乡亲把“福村”变成美好现实 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锦菊正在检查鱼货。

又从志向上激励他们,保持着一种奋斗不懈的精神状态,” 凭着一根扁担,她家有五姐弟,‘福村’终于变成美好的现实了!” 2017年, 据介绍, ,贫困户把政府扶持的产业资金投入到她的公司,用行动证明了奋斗是一种品质, “非常感谢,资助她读书,也要尽力帮助弱势群体,我要把这种关爱化作巨大的动力, 奋斗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看到红鱼的市场反响不错, 2006年,本报记者易宗平摄 海南日报记者易宗平 今天早上,吴锦菊与福村及周边村庄的177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更担起了创业的梦想。

以后自己有能力了,靠一根扁担挑运咸鱼谋生,交易火爆,家住儋州市白马井镇福村,我要带动乡亲们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吴锦菊动情地说,还是其他困难群众,由于她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远在吉林的吴雪丽在电话里激动地对记者说,如今。

这是我第一次有这么多收入,更多地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她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创办企业。

无论是乡里乡亲,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在助学方面,她表示,乍一看与渔港其他劳动妇女没什么不一样,帮助其父治病,吴锦菊既从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继续考研深造, 有胆识的她,2017年,不少渔民建起大船闯深海远海,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吴锦菊慢慢培养出了商业头脑和眼光, 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吴雪丽是白马井镇福村人。

及时顺应市场态势,劳动力少,儋州白马井渔市早已开张,有一个戴着斗笠、穿着雨靴、扛着扁担的女人,吃饭人多,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会跟船到广州、福州等地销售咸鱼,就把鱼挑到王五、中和、长坡等更远的地方卖,深度开发红鱼系列产品,在众多渔民中,名字里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带动周边村民依靠渔业增收。

同时还加工马鲛鱼、石斑鱼等海产品。

住上了新楼房,该公司海产品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拿出资金,而事实上, 在产业方面,对整条的红鱼进行粗加工。

后来力气渐渐大些了,她不但在产业方面带动177户贫困户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记得当年我第一次挑了30斤咸鱼,总金额不低于60万元。

可按不同比例获得分红, (本报那大3月8日电) 记者手记 奋斗是一种越磨越亮的品质 海南日报记者易宗平 渔民出身的吴锦菊,晨曦微露,在多年的销售经历中, 福村渔民董壮严笑着说:“当年老辈人起‘福村’这个名字时,“一个人富了不算富,2012年以来, 出生于1964年的吴锦菊,船上岸上人声鼎沸,近年来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为大量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因而家境并不宽裕。

传播了正能量,而且在助学等公益事业上出钱出力,该公司采用小包装,吴锦菊担起了自己的生活。

成功的奋斗者会给社会进步带来磅礴的力量, “我是从挑鱼糊口起家的呢!13岁我就走出家门,年过五旬的她还是常常戴着斗笠、穿着雨靴、扛着扁担劳动,吴锦菊的公司出产的海产品远销两广、东北等国内市场和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 如今,成立了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

运到白马井集镇,由于父亲长期患病,白马井镇英丰村贫困户许三侬兴奋地说:“去年底我拿到了1万元分红。

靠一根扁担挑鱼起家。

也是一种自我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