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乐“难分割” 美团点评“平台化”初成

2017-06-15 20:36:03 来源:未知

“人红是非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互联网发展多年,可以看到越是热门的领域往往争议越多。美团点评无疑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团点评用数据说明,一个综合性的生活服务平台正在成形。

上月,美团点评公布了最新业绩,数据相当惊人。日订单超1800万,年度活跃买家2.4亿,活跃商家300万,收入同比三位数增长,已整体实现盈亏平衡。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团点评在外卖这一核心业务之外,旅行酒店等布局比较晚的业务领域也实现了惊人的增长。旅行酒店日入住间夜量在4月29日超120万,美团点评旅行景点门票单日入园人次在4月30日超115万。可见美团点评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活服务类平台,各项服务之间的联动效应正在发挥出巨大的商业想象力。

 

吃喝玩乐是一件很难分割的事情

吃喝玩乐原本就是一个很难分割的整体,吃算是一个高频需求,也是基础需求,美团点评先下力气把这件事做扎实了,把用户牢牢粘住后,一些垂直细分需求则自然产生出来。之后美团点评再下功夫补充服务品类,尽可能把那些垂直需求都覆盖到。服务品类完善之后,美团点评整体的服务价值就不再仅仅是几个盒饭那么简单了,在平台上聚集的庞大需求,能够使得美团点评获得更强的对商家议价能力,美团点评目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正是边际效应的直观体现。如今,美团点评已演变成一个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

而在所谓平台,一个重要特点是基础业务的横向扩展性强,美团点评恰恰切入了一个非常适合扩展的领域,吃喝玩乐生活服务。现在看来,过去两年美团点评坚持在做的一件事是扩大基础业务即外卖的优势,再通过坚实的基础实现平台化。外界看到的是一个盒饭5块钱的补贴,主营业务无望的盈利前景,却看不到由基础业务扩大所带来的人流能够创造的巨大价值。人流所过之处,酒店业务带起来了,电影票带起来了,打车业务、旅游、飞机火车票业务正在往起带,且能以比竞争对手低得多的成本实现获客,这不免会令人心生恐惧。

还有个因素值得一提,那就是美团做团购那些年打下的全地域覆盖基础,那支地推铁军功不可没。美团点评从开始到现在,不管是团购也好,生活服务也好,从来就是个面向全国,面向所有人的服务,而在业务转型之后,这就成了美团点评的主要优势之一。地域与地域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要使用有所不同的运营策略,但指向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即构建一个吃喝玩乐一站式平台。给所有吃喝玩乐的商家提供进入机会,而庞大的商家必然会吸引庞大的需求,庞大的需求又带来更多的商家,形成良性循环。

美团点评平台化接近成型

从业务结构来看,美团点评目前还只是处在平台化的初期阶段,1800万单中有1100万单是外卖,700万单由其他各种服务瓜分。美团点评平台化接近成熟的标志,就是其他类订单超过外卖订单,外卖业务在总业务中所占的比重变小。变小的原因不是外卖业务萎缩了,而是其他垂直细分业务增长了。这是个可见的预期,有趣之处在于大家都能看到这一预期,却没谁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一预期的实现,因为吃喝玩乐一站式平台在发展垂直新业务方面的条件,是得天独厚且低成本的。

美团点评的自创始人及管理团队都非常低调,也造成这个公司从外界很难读懂,不经常“刷存在感”,容易长期被误解。其实放眼全球互联网,这样的公司还有一个更鲜明和已被验证的例子——亚马逊。

亚马逊这家公司总体上看起来不怎么盈利,但是亚马逊很多业务是很赚钱的。其只不过是把赚的钱都投入到新的业务里面去了,所以表面上看着整个公司不盈利。

相对于亚马逊,美团点评还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但两者都深知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在有互联网之前,基本上是没有办法组织一家复杂度很高的公司。有了互联网之后,就有了亚马逊和美团点评这样复杂业务结构的公司。

再回到美团点评所处的主要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目前正处于低成本劳动力时期的末段,美团点评很幸运地搭上了这班车。目前,美团点评的吃喝玩乐一站式平台已接近成型,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的不断降低。趁此机会,凭借强大的基础业务优势,不去搞吃喝玩乐一条龙横向发展,那才是战略上的极大失误。美团点评的崛起其实已是大概率事件,这一趋势也并非几个差评能够阻挡的,相信再过个一两年,美团点评之前收到差评会变身为如潮赞美,世间万物万事大抵如此,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