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boundaries 要向儿童学习真正的快乐

2017-05-27 18:52:14 来源:未知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Crossboundaries 举办的“国际亲子设计节”创新项目得到了业界、社会公众及媒体的广泛认可,活动中大人与小孩儿都获得了真正的快乐。Crossboundaries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董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儿童们有权利通过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实现真正的快乐,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在教育理念上的革新、空间格局上的创新,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通过透明玻璃地面使得孩子们可以穿过空间的阻碍彼此互动

据透露, Crossboundaries经历多年实践,其联合策划并进行空间设计的“国际亲子设计节”是突破思维惯性的亲子活动,项目备受瞩目。展览为教育界、建筑设计界及公众呈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一系列的沙龙为家长呈现现在与未来的世界,让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时也关注自身的持续学习,让家庭延展至相互学习、同步学习的良好成长氛围。所有的展览、装置都是可互动及参与的,突破了传统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学术展览呈现方式,通过近距离的体验让孩子和家长更轻松地接触艺术和设计。孩子和家长可以一同上蹿、下蹲与影子玩游戏,带上一样的头盔一起远观自己在空间中的行走,及各自设计不同的纸盒人物角色竞技。 Crossboundaries合伙人董灏希望,这样的环境及形式能引起社会更多的反响,他表示“亲子是纽带,联系成人与儿童,引起全人类思想及变革。亲子是形式,共同启发引导全社会的创新思维行动。通过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创意的想法就会有所诞生。任何行业、人、企业都会有一种惯性,亲子和设计的结合能够打破各种的思维惯性”。

为不同场景或空间而设的专有颜色作为视觉引导,增强儿童对于色彩的理解能力

“自由的平面布局为每一次行走提供了不同的路径。这比起单一走廊两侧教室的布局为儿童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同的活动依靠空间的形式得以突出,更强调了活动的多样性。开放的空间为儿童完全自由选择提供了条件;置身这样的空间中,我们发现促进儿童快乐的其实是环境要点,后来又发现这些要点也能使成人快乐。” Crossboundaries 合伙人董灏表示。

董灏Crossboundaries 合伙人/创新思考者

董灏表示,“对于‘六•一’国际儿童节,我想建议叫‘快乐节’。小时候记忆最清楚的快乐就是这天‘嚼着额外零花钱5分钱买来的冰棍和开心的玩儿(自己爱干的事)’”。他解释说,既然重视儿童,我们能不能从儿童身上学习点什么?

他认为,儿童有几点值得学习:一、儿童不焦虑、自然;二、儿童好奇心浓重;三、儿童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循规蹈矩,多样性;四、儿童喜欢游戏、探索、互动。但这些愈久弥坚的优点好像从来就没有得到重视,加以推广,倒是大人们总是急于把这些优点修理成大人们自己的缺点。能不能大人、孩子都快乐一下? 想想儿童不是一种年龄,应该是一种状态吧。儿童不会不快乐,通常是大人们都不快乐。儿童快乐的原因有三个:有因,有果,有希望;成人不快乐的原因有三个:无因,无果,无希望。儿童们会最快地找到生活里的“因”:可以是一块积木,可以是一块蛋糕,也可以是一场电影。这些不用“先挣一个亿”的小目标构成了每天、每时、每刻的动力。目标引导结果和期盼,为了这些目标,他们会果断地付出行动,以收获快乐;或是决定与小伙伴交换自己的另外一块积木,还是自己也参与做蛋糕,以及尽早地完成作业以确保周末看电影的计划可以实现。因为这些小的目标,儿童自然地生活在不断发展的快乐中。不停顿的好奇心促使着他们产生新的目标,以及相应的结果及期盼,自我驱动,过程导向,勇于行动。

白色缎带延续整个展览会场,变成大人和儿童一起互动的装置

他继续解释说,儿童快乐的另一个原因是专注。他想要那块积木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目前的确搭建需要,不是因为隔壁小明也有这块。再一次确定了目标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被灌输的。看看大人们,想要那块积木很多时候是跟着别人产生的需求。而且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很多这样的外界刺激,真是不痛不焦虑才怪。“因”并非源于自己的愿望,再好的“果”也高兴不起来。

据了解,近十年前建成的中国首家北京家盒子望京旗舰店,用开放的教育空间实现了教育理念上的革新、空间格局上的创新以及商业上的成功。小孩子们真喜欢,开业后就有家长退幼儿园直接去那上的;孩子们的健康活力与成长,因为有互动,有探索,有多样性;大多数的家长意识到了儿童的快乐来得既简单又直接,全然不用那么多“目标”,倒是孩子们在疯玩中,就会找到自己的目标。因为你会听到孩子们真切的要求“我要继续跳舞或者还要玩沙子”。

最后,Crossboundaries 合伙人董灏表示,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变反映了架构和趋势。开放、探索和自主是收获幸福的要素。“让你成为更好的你”、“来,和我们一起开始一段历程”是Crossboundaries参与社会变革的一贯宗旨,其已经成为成人向儿童学习的一座桥梁。

文字及图片来源:Crossbound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