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历经滴滴与快的间的疯狂之后,这次,终于将“低碳、环保、便捷”的共享单车推到台前,共享出行的又一场品类盛宴开启,出行革命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究竟谁能走上康庄大道?
延伸来看,滴滴快的走向合并的“大结局”,掌握了市场,掌握了规模,但是否有真正走入消费者的内心,有待观察。就目前来看,对于ofo和摩拜是否会延续共享出租的命运,业内不少人是捏着一把汗,尽管永安行、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陆续有企业加入战队,但规模和市场都小了不少。
然而,凡事总有另类。
对于不被看好的电单车,记者却充满了无限期待。因为,说到底,共享电单车的未来最终还是握在消费者手中,他们是否执着于中长途出行,是否愿意选择便捷省力的出行方式,他们,到底能坚持多久。以国内第一家共享电单车与消费者碰面的享骑出行,用“便捷省力”“定点停车”点燃了电单车的骑行革命。此时,电单车的形象已不再是传统电单车,而是基于统一监管平台,进入规范管理与运营的互联网时代的电单车,安全、省力、舒适。
抓根源,享骑已把好电单车“安全关”
电单车进入共享,把好“安全关”,是专注行业发展的第一步。由于品类特点存在利弊,在第一辆享骑电单车投放之时,安全就成为考虑的重中之重。由于电单车事故频遭曝光,对于背后的原因,享骑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防止安全管理不到位影响用户骑行体验。
与共享单车的“乱入”不同,共享电单车上路首先要有牌照,这是安全要跨出的第一道门槛。正因如此,享骑为所有上路电单车挂牌,合法上路。换句话说,用户骑行的享骑车辆已经经过交警部门的核准、备案。
有用户建议:“是不是应该把车速调快一些?”对此,享骑在给予坚决否定的同时,也给用户普及了当前“国标车”的要求:时速不超过20公里,车身重量保持在40kg以内,带脚踏功能。为解决长久以来电单车因为车身重、时速快引发的安全隐患,时速严格控制在20公里之内,车身更是降至24kg,远远低于国标要求,以合规性保出行安全,这也是享骑电单车的初衷。
不仅如此,享骑为车辆设置了平稳启动、缓慢加速的骑行模式,即使对于电单车骑行经验不很丰富的用户,从根本上保证了出行安全。
保证电池安全是电单车的要求。从选择上,享骑电单车配备国内知名电单车电池“天能”锂电池,经过严格的防水防摔测试,享受全套安全解决方案。另外,享骑为每辆电单车电池配备独立GPS,7*24小时向后台上报信息,一旦出现参数异常,将及时更换电池,确保将隐患消除在无形中。
扬优势,电助力下骑行更省力更舒适
进入立夏,天气渐渐变暖,炎热的气候对出行是个考验。一方面,火热的日头炙烤下的骑行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出行距离一旦突破某个界值,就渴望有所助力,以缓解双脚踩踏带来的人力苦难。此时,享骑电单车的优势立现,而这与公众的频繁骑行相一致,电单车未来不可估量。
一身清爽环保绿的享骑电单车,电驱动,出行省力,路上出行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没有脚踏的使力,只有眼观六路的专注,不管是3公里以内的短距离还是10公里左右的中途骑行,都能轻松抵达,且心情愉悦。
要打造舒适的出行体验,还需要在出行的各个细节上推敲。有关出行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享骑都有相关技术配套,便捷出行。
比如“临时锁车”功能。考虑到享骑用户出行,路途较为远,中途不免会停留办事,比如买餐、送文件等,研发出“临时锁车”功能,用户只需要在APP上选择“锁车”功能,就能对车辆进行临时锁定,直接计入骑行时间内,极大方便了用户出行,是为享骑用户开发的一项特殊功能。
针对用户关心的电池续航问题,享骑推出充电与运维并行的双服务模式,充电团队负责电池续航,保证每辆电单车都能及时充电,运维团队则对GPS监测发现和用户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各司其职,力求为用户提供更为周到全面的服务。在技术层面,为保证用户在骑行时电量充足,享骑中控系统在电池到达临界点时锁定为无法解锁状态,将车停留在固定地点等待续航。
思虑周全,用户体验与城市管理一把抓
享骑在运营之初,就采用电子围栏技术,还自主研发了“有站无桩”式的定点还车管理模式。此举有效的约束用户的用车行为,从根本上规避了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而享骑的6000+个停车点均设在各大居民区、商务区等地的白线区域内。无形中在城市中形成了一张巨大的交通出行网,使得用户用车方便,城市管理也更加有秩序。目前,这项技术已被交管部门认可,并且摩拜、ofo、小鸣等共享单车企业也陆续推行电子围栏“定点还车”的运营模式。
或许,共享电单车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正因为有了这段路,电单车企业才有更多的思考时间,站在共享经济的角度多方借鉴,取精华,去糟粕,不断优化用户骑行体验,解决行业难题,最终成为共享出行生态圈的另类。